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758053
浅议刘绍武对《伤寒论》少阳病的辨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第2期
     【摘要】少阳病篇在《伤寒论》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在临床上发病很多,是六经病中的重点病。山西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提出,《伤寒论》的整理研究工作不在于条文的注释,关键在于解决原书纲不系目问题。他认为六经病的纲领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高度概括性,代表本病的共性;第二,严格的特异性,区别于他病的个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他通过对《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的研究,提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不足以充当少阳病提纲条文,少阳病的提纲应为:“少阳之为病,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并提出,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的阳性病,当以黄芩柴胡汤治疗。在临证过程中,更要根据少阳病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鉴别诊断,灵活运用清法。

    【关键词】伤寒论;少阳病;刘绍武;三部六病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058-02

    1 少阳病的提纲

    《伤寒论》第263条素被称为少阳病的提纲条文,其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刘绍武先生创立的三部六病学说,在对《伤寒论》进行立纲、归类、正误、补缺的基础上,提出少阳病的提纲应为:“少阳之为病,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