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肝—胃”学术思想探析(1)
【摘要】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胃”学术思想来源及该理论的具体联系、治疗原则与疗效,认为叶天士提出的“肝-胃”理论来源主要是《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其中《伤寒论》对其影响最大。叶氏在仲景“土虚木犯”和“肝病安胃”的基础上,补充了“胃汁竭肝风动”和“制肝木益胃土”,完善了“肝-胃”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第一次明确了肝胃两者在脏腑系统间的联系,对中医脏象学说作出了拓展性贡献。
【关键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胃”;胃汁竭肝风动;制肝木益胃土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01-03
清代是中医学发展鼎盛的年代,其名家辈出,著作浩瀚[1],温病学说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叶天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门人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想及其理论体系,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医案专著。笔者在翻阅《临证指南医案》时发现叶氏多处提到“肝-胃”,查相关文献发现,刘世荣[2]、陈国良等[3]已归纳“肝-胃”治法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余洁英[4]等则系统归纳总结叶天士“肝-胃”学术思想,并提出相对完整的理论,认为,“肝-胃”相关模式是肝脾相关的一个特例,丰富了五脏相关学说中肝脾相关的内容。就脏腑关系来说,多是相表里:如脾胃、肝胆;脏与脏:如肝脾、肝肾、肺脾;腑与腑:如胃肠、胆胃;而“肝-胃”属于脏与腑。赵凡[5]认为,《指南》所载医案无不体现出叶氏学术上承《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下及历代各家学术,充满着对前人学术的继承与创新。若读者不熟悉《内经》及后世名家著述,便难以深刻理解叶氏著述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目前对叶天士“肝-胃”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和系统,目前偏重于对“肝-胃”整体的研究,而轻“肝-胃”具体联系以及其阴阳的研究,如肝阴、肝阳、胃阴、胃阳等。笔者发现叶氏“肝-胃”理论有其一定来源,具有理论基础,但叶氏师古人而不泥古人,继承并发展了“肝-胃”学说,并在临证中广泛使用。兹析如下,以就高明。
1学说来源
笔者认为叶氏“肝-胃”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11《黄帝内经》
111肝木-胃土生理上。《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挟胃,属肝,络胆……”。解剖位置上肝胃相连。《素问·经脉别论篇》提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筋”,张景岳《类经》解释说:“精,食气之精华也。肝主筋,故胃散谷气于肝,则浸淫滋养于筋也”。 《素问·保命全形论》又提到:“土得木而达”,胃土营养肝木,肝木得生;肝木来疏胃土,胃气得发,二者相辅相成。
病理上。“木-土”具有五行相克的基础属性,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当相克太过成相乘,则产生了疾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胃脘痛是由于木郁疏泄失常,克土太过,导致胃土发病,叶氏所说的“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便是此理。又如《素问·阳明脉解》:“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胃土发生疾病时,最怕再受到木气的相克,从而加重病情。可见,木易实,土易虚;土越虚,木越实,盖无土之侮也。叶氏在《指南》多处提到“阳明脉络空虚,内风暗动”、“胃虚,肝风内震”、“阳明胃虚,肝阳化风愈动”、“土气衰弱,木风愈动”、“胃汁竭,肝风动”,《难经》“虚虚实实”之戒可见一斑。
疾病上。“肝胃之气,本又相和,一脏不和,两脏皆病”。《素问·阴阳别论》指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张志聪解释为:“二阳一阴者,阳明厥阴之为病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足阳明之脉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背为阳,厥阴主春阳肝木,故引背痛也。邪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也,欠者,气引而上也,胃是动病,善伸数欠,此厥阴风木厥逆之为病也,风木为病,干及胃土,故名风厥”。《灵枢·水胀》又提到鼓胀:“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张志聪解释鼓胀病机明确指出:“土败而木气乘之”。
治疗上。《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肝病治胃,内经早有先例。《素问·腹中论》中指出用鸡矢醴治疗鼓胀,而且疗效不错,“一剂知,二剂已”,张志聪解释方义说鸡矢入肝,醴乃米酒,补益中土,木土同治,故见效颇快。可见,叶天士在《指南》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及“制肝木,益胃土”等观点,与《内经》是一脉相承的。
112阳明-厥阴吕英[6]认为,《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其中,“幽”与“显”指的是厥阴与阳明,厥阴、阳明同从中化、同主阖,对应着圆运动左升右降的厥阴升机与阳明降机,关系密切。叶天士也认为:“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不降”,二者存在运动升降关系。《内经》谓:“厥阴不治,求之阳明”,高度概括了厥阴与阳明的关系。陈修园曰:“诸惊痫者,厥阴风木之为病也;其主之者,养胃和中,所谓厥阴不治取之阳明是也。”《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王琦[7]认为:足厥阴肝经、宗筋、阴器三者直接相连。《增补病机沙篆》云:“厥阴主筋,故诸筋统属于肝也”。肝与宗筋生理功能关系有三:一者肝气行于筋;二者肝脉统阴器;三者肝主藏血,调节血量,宗筋受血则能兴奋。阳明厥阴同主宗筋,二者共事。, 百拇医药(何伟峰 李舒婷 黄显伟)
【关键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胃”;胃汁竭肝风动;制肝木益胃土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01-03
清代是中医学发展鼎盛的年代,其名家辈出,著作浩瀚[1],温病学说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叶天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门人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想及其理论体系,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医案专著。笔者在翻阅《临证指南医案》时发现叶氏多处提到“肝-胃”,查相关文献发现,刘世荣[2]、陈国良等[3]已归纳“肝-胃”治法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余洁英[4]等则系统归纳总结叶天士“肝-胃”学术思想,并提出相对完整的理论,认为,“肝-胃”相关模式是肝脾相关的一个特例,丰富了五脏相关学说中肝脾相关的内容。就脏腑关系来说,多是相表里:如脾胃、肝胆;脏与脏:如肝脾、肝肾、肺脾;腑与腑:如胃肠、胆胃;而“肝-胃”属于脏与腑。赵凡[5]认为,《指南》所载医案无不体现出叶氏学术上承《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下及历代各家学术,充满着对前人学术的继承与创新。若读者不熟悉《内经》及后世名家著述,便难以深刻理解叶氏著述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目前对叶天士“肝-胃”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和系统,目前偏重于对“肝-胃”整体的研究,而轻“肝-胃”具体联系以及其阴阳的研究,如肝阴、肝阳、胃阴、胃阳等。笔者发现叶氏“肝-胃”理论有其一定来源,具有理论基础,但叶氏师古人而不泥古人,继承并发展了“肝-胃”学说,并在临证中广泛使用。兹析如下,以就高明。
1学说来源
笔者认为叶氏“肝-胃”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11《黄帝内经》
111肝木-胃土生理上。《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挟胃,属肝,络胆……”。解剖位置上肝胃相连。《素问·经脉别论篇》提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筋”,张景岳《类经》解释说:“精,食气之精华也。肝主筋,故胃散谷气于肝,则浸淫滋养于筋也”。 《素问·保命全形论》又提到:“土得木而达”,胃土营养肝木,肝木得生;肝木来疏胃土,胃气得发,二者相辅相成。
病理上。“木-土”具有五行相克的基础属性,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当相克太过成相乘,则产生了疾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胃脘痛是由于木郁疏泄失常,克土太过,导致胃土发病,叶氏所说的“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便是此理。又如《素问·阳明脉解》:“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胃土发生疾病时,最怕再受到木气的相克,从而加重病情。可见,木易实,土易虚;土越虚,木越实,盖无土之侮也。叶氏在《指南》多处提到“阳明脉络空虚,内风暗动”、“胃虚,肝风内震”、“阳明胃虚,肝阳化风愈动”、“土气衰弱,木风愈动”、“胃汁竭,肝风动”,《难经》“虚虚实实”之戒可见一斑。
疾病上。“肝胃之气,本又相和,一脏不和,两脏皆病”。《素问·阴阳别论》指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张志聪解释为:“二阳一阴者,阳明厥阴之为病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足阳明之脉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背为阳,厥阴主春阳肝木,故引背痛也。邪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也,欠者,气引而上也,胃是动病,善伸数欠,此厥阴风木厥逆之为病也,风木为病,干及胃土,故名风厥”。《灵枢·水胀》又提到鼓胀:“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张志聪解释鼓胀病机明确指出:“土败而木气乘之”。
治疗上。《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肝病治胃,内经早有先例。《素问·腹中论》中指出用鸡矢醴治疗鼓胀,而且疗效不错,“一剂知,二剂已”,张志聪解释方义说鸡矢入肝,醴乃米酒,补益中土,木土同治,故见效颇快。可见,叶天士在《指南》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及“制肝木,益胃土”等观点,与《内经》是一脉相承的。
112阳明-厥阴吕英[6]认为,《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其中,“幽”与“显”指的是厥阴与阳明,厥阴、阳明同从中化、同主阖,对应着圆运动左升右降的厥阴升机与阳明降机,关系密切。叶天士也认为:“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不降”,二者存在运动升降关系。《内经》谓:“厥阴不治,求之阳明”,高度概括了厥阴与阳明的关系。陈修园曰:“诸惊痫者,厥阴风木之为病也;其主之者,养胃和中,所谓厥阴不治取之阳明是也。”《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王琦[7]认为:足厥阴肝经、宗筋、阴器三者直接相连。《增补病机沙篆》云:“厥阴主筋,故诸筋统属于肝也”。肝与宗筋生理功能关系有三:一者肝气行于筋;二者肝脉统阴器;三者肝主藏血,调节血量,宗筋受血则能兴奋。阳明厥阴同主宗筋,二者共事。, 百拇医药(何伟峰 李舒婷 黄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