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316520
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第1期
     【摘 要】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治误汗亡阳, 阳复后的脚挛急证。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又各有所发挥。阐述现代医家对芍药甘草汤加减应用治疗多种病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1-0066-03

    Abstract: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is from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of Zhang zhongjing. 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is used for the spasm of lower limb after yang revegetationon account of mistaking yang depletion. Later generations have some further different developments of using this prescrip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from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Clinical Practice;Literature Review

    芍藥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证治》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本方是仲景为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而设。后世医家对该方的应用又各有所发挥。《活人事证方》的神功散(本方)治消渴奇验;《圣济总录》治舌肿满塞口,以该方煎水热漱有效;《古今医统》用治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及痘疹肚痛;《医学心悟》认为,该方止腹痛如神,指出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1]。近代医者多数认为,该方具有缓急止痛作用,可治诸种痛证[2]。上述临床研究,既丰富了该方的适用经验,又扩大了该方应用范围。

    芍药甘草汤具有酸甘养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功效。据药理和临床验证[3]其对横纹肌、骨骼肌、腓肠肌、臂肌、面肌和平滑肌挛急有效。对深在的平滑肌脏器,如胃、肠、胆囊、输卵管、子宫、膀胱、尿道或血管等也有较明显的疗效。

    后世医家在临床应用中,特别在加味药中,出现了多种比例和剂量。以白芍60g,炙甘草15g加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以酒白芍50~100g,甘草10~15g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5];芍药甘草汤加味,芍药、甘草等量,按1g/kg体质量用药治疗婴儿肠绞痛[6]。 在药理研究[7-9]中,用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的产生,可能与芍药与甘草配伍比例发生变化后,产生与疼痛有关的物质如5-羟色氦、前列腺素等的含量有关,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明。总之。芍药甘草汤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特点就在于剂量的配伍比例不同。

    1 以骨骼肌、韧带的痉挛、抽掣样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芍药、甘草均有缓急止痛功效,两者相伍,可发挥协同作用,使缓急止痛作用更强,更持久。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10],芍药对中枢性疼痛、中枢及脊髓性反射弧兴奋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有镇静和对神经末梢的抑制作用,二者合用,则对中枢性及末梢性的肌肉痉挛、疼痛均有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11]运动性肌肉痉挛是因为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尤其是局部肌肉,同时因运动量过大、排汗过多,体内液体和电解质紊乱;氯化钠、钙、 钾和镁等大量丢失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再加上寒冷刺激以及代谢产物的堆积,故出现了肌肉痉挛。郝桂锋等[11]认为加减芍药甘草汤治疗运动性肌肉痉挛有效,且芍药甘草汤两药的比例为2:1,或为3:1、4:1效果为佳。也有研究显示[12],白芍与甘草药量之比为1:1 时解痉止痛作用最强。但在临床应用中还当注意是否有因甘草而可能对疾病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适当调整剂量,如甘草有储钠的副作用,故剂量宜小。

    近年来芍药甘草汤已拓展到全身多部位痉挛性病变。何飞等[13]观察芍药甘草汤对支气管哮喘SD大鼠辅助性T细胞(T helpercells,Th)17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的干预情况,探讨芍药甘草汤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发现芍药甘草汤可显著降低BALF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同时能显著降低Th17和IL-17水平。

    2 以内脏平滑肌绞痛 、剧烈痉挛等为特征的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4],芍药甘草汤对于肠道平滑肌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因此芍药甘草汤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均有效。该方所含的芍药苷、苯甲酸、甘草总黄酮等成分,能明显抑制亢进状态下的胃肠运动;针对乙酰胆碱所致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拮抗作用,且随着用量增大,其作用相应增强芍药甘草汤存在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时有促进胃壁及肠管运动的作用,使其活动兴奋,高浓度则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故近年来芍药甘草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运用广泛[15]。蒋健教授[16]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嗳气效果显著,其认为芍药甘草汤降逆止嗳的功效乃基于其能够调整消化道平滑肌蠕动节律、缓解平滑肌痉挛的药理机制。并且在剂量上用量要大,故芍药用量一般在 30~ 60g( 30g 为平均用量),甘草多用12~ 20g。朱飞叶等[17]通过查阅梳理古代及现代本草、医家经验等文献中关于芍药甘草汤及芍药、甘草治疗便秘的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发现芍药和甘草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通下作用,芍药善于调和腹中气血,“除血痹,破坚积”,除腹中邪气,从而发挥通便作用;甘草解毒,去肠中燥屎糟粕之毒邪,解毒通便。芍药甘草汤用于便秘多用生白芍和生甘草,比例为3:1至2:1,一般白芍用量在30g左右。以其为主方结合辨证加减适合于临床常见的多种便秘。, http://www.100md.com(赵征昊)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