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316523
从肝论治反流性食管炎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第1期
肝胃不和,中医药治疗
     【摘 要】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位在食管,为脾胃之所主,与肝关系密切。从肝胃二者的关系入手,探析反流性食管炎从肝论治的立论依据,分期特点。提出临证时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为原则,配以清热、制酸、化痰、祛瘀等法,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1-0079-02

    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多种原因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时,胃酸、胰十二指肠液、胆汁等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腐蚀食管上皮细胞,造成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损伤[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针对其发病机制,目前现代医学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抑酸药和促胃动力药,但是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差、治疗费用高、停药易复发等问题,非药物治疗有内镜下射频消融、抗返流手术等方法,但却没有被广大患者所接受[3]。笔者根据肝脾相关理论,认为从肝论治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 立论依据

    1.1 肝与脾胃经络循行有联系 《灵枢·经脉》中说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足阳明胃经:“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从三者的走行来看,皆与胃、膈相关,与食道的走行密切相连。杨成宇等[4]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下段压力,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排空,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可以说,经络之间循行的联系为从肝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了原始的生理基础。

    1.2 肝与脾胃共调气机 肝主疏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