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25408
基于登革热防控经验之岭南中医药防控 急性传染病的特色及优势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登革热治法确立后,方药差异不会太大,各医家认同度较大的几个方剂亦是各名老中医临床运用的代表方、基础方,例如银翘散、清瘟败毒饮、清气凉营汤等。卫计委2014版登革热诊治指南推荐在急性发热期予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加减;极期则予清瘟败毒饮、附子理中汤合黄土汤加减;恢复期则予竹叶石膏汤合生脉饮加减[22]。

    3 发挥岭南中医药优势,提高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

    3.1 岭南中医药特色 岭南医学是中医文化结合岭南文化、南越地域气候、疾病谱、地方用药特点并吸收融合外来医药而逐渐形成的,起源于晋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铁涛教授认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结合的产物”。

    岭南长夏少冬,气候湿润, 四季长青, 中草药资源丰富,岭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洋动植物资源丰富。民国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言:“百粤地濒热带,草木蕃殖,中多可采以治病者”。据初步统计植物2500种, 药用动物120种, 药用矿物25种, 占全国中药资源的五分之一[23],出产了著名的“十大广药”等道地药材,其品质优良,临床疗效显著。此外岭南还有很多特色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