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25416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教学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还有本篇的第25条“心下有支饮……泽泻汤主之。”有的教材把这条条文归在四饮的痰饮(即狭义痰饮),有的教材把这条条文归在四饮的支饮,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不统一?这是因为对“支饮”的理解不同导致的。如果把这条条文归在四饮的痰饮(即狭义痰饮),此条条文中的“支饮”是解释为引起支撑胀满的一种饮,此饮停在胃脘引起支撑胀满,不同于四饮里的支饮是指饮停胸膈。如果把这条条文归在四饮的支饮,那就是饮停胸膈,显然跟教材中的解释“心下有支饮,为胃中有水饮”前后矛盾。结合方药分析,此条条文中的“支饮”解释为引起支撑胀满的一种饮,此饮停在胃脘,根据四饮的划分依据应属于痰饮(狭义痰饮),而不是四饮里饮停胸膈的支饮。还有本篇第28条的“心下有支饮”也是引起支撑胀满的一种饮,不是四饮里的支饮。

    还有本篇第30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有的教材是把此条条文归在狭义痰饮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