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425288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新安医家王仲奇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7期
     选取最大前项数为2,将最小置信度设置为100%,最小支持度设置为 10%,得到王仲奇教授治疗咳嗽的常见三项关联药组52组,见表4。可归分整理为7类:①类与茯苓相关,共16组;②类与杏仁相关,共15组;③类与款冬花相关,共7组;④类与薏苡仁相关,共6组;⑤类与桑白皮相关,共3组;⑥类与石斛相关,共3组;⑦类与紫菀相关,共2组。

    3 讨论

    咳嗽是肺系病症的一种,也是多种肺系痰病的常见症状。通过频数分析(表1)可见,王氏治疗咳嗽的常用药类有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补阳药、利水消肿药、补阴药、清化热痰药、补气药,理气药、发散风热药、清热解毒药、补血药、消食药、清虚热药、养心安神药、平抑肝阳药等15类,以止咳平喘药为多。针对寒热,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痰药两类;针对虚实,又有补阴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养心安神药和利水消肿药、理气药、消食药、平抑肝阳药等两大类,可见咳嗽病机的复杂性。药物的归经多样,与心、肝、脾、肺、肾,胃、大肠、膀胱经皆有联系,尤与肺、胃相关,印证了《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及“聚于胃,关于肺”的观点。肺脉循胃口,肺胃同以降为顺,胃受邪易传于肺;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弱化源不足,正气虚弱,卫外无力则肺受邪而咳;脾胃失于健运,易生痰化饮犯肺,由此可得到健脾强胃、理肺强卫的治咳思路[8],也就不难理解王氏治疗咳嗽时使用频数最高的两味药——茯苓、薏苡仁。水为痰之本,茯苓、薏苡仁不仅运脾以杜生痰之源,又可化湿行水,标本兼治[9]。在运用杏仁、紫菀、款冬花等止咳化痰的同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