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24196
1034例大学生中医体质成因分析及调养方法(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9期
     4.3 阳虚质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阳虚”“阳气虚”的论述有20多处,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不足,以及它的温煦、推动等功能下降。阳虚的人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痛经等,所谓“阳虚则寒”。阳虚体质调养宜选用健脾益肾为主的食物,如山药、核桃仁等;不可过食生冷、苦寒的食物,尤其是冷冻饮料等。平常宜艾灸腰阳关、关元、命门等穴位,夏至行三伏天灸能极大地补充人体阳气。

    4.4 阴虚质 《素问·调经论篇》曰“阴虚则内热”,阴虚指人体的阴气不足,以及它的凉润、潜降等功能下降。阴虚的人常表现为心烦、潮热、盗汗、口干、失眠等。阴虚体质的调养宜食用百合、沙参等甘凉滋润的药物;平常可按摩太溪、三阴交、涌泉等滋阴降火穴位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