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50962
疏肝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46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11期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内膜细胞异位生长的妇科病症,主要发病原因是内膜细胞主要生长于宫腔内部,但宫腔与盆腔相连,通过经血逆流、血液转移等方式使内膜细胞转移至盆腔呈浸润性生长[6]。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较多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疼痛及附件内形成包块等,影响患者子宫正常形态及功能。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见的主要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药物米非司酮常用于治疗本病,但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经等临床症状,对病因并不能消除。中医治疗旨在强调标本兼治而广泛应用。

    中医并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及发病特点将其归为“癥瘕”“月经不调”“痛经”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阻滞,瘀血不通,发为本病[7]。育龄女子因肝失疏泄,致使肝气瘀滞,气滞血瘀,加之肝郁易使火气过旺,火热损伤血络,迫血逆行而生成离经之血,气血壅堵而稽留为血瘀,血瘀过久加之肝郁而又生火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