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56例临床观察(1)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患者112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骨折类型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治疗均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如果不能达到复位标准,再改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医补肾汤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中医症状积分、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8周后骨折愈合评分(RUSS)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肾虚血瘀型)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补肾汤;骨质疏松;桡骨骨折;老年;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7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088-03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在骨微观结构退化、骨组织量减少等病理变化。好发于老年群体,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骨折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桡骨远端骨折发生于旋前肌近侧缘以远位置[1]。发病率占临床骨折的10%左右,症状表现为手腕部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压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多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如果复位不良需要及时改变手术方式,改为切开联合内固定,后者虽然可以为骨折愈合保持良好的复位条件,但是并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案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临床追求的重点[3]。传统中医学治疗骨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对于骨折患者,治疗原则宜活血化瘀、补肾强骨,尤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应该重视补肾生髓。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肾虚血瘀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患者112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骨折类型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分布在40~75岁,平均为(62.8±5.7)岁;病程为1~8年,平均为(4.6±1.5)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A型患者27例,B型患者18例,C型患者11例;骨折部位左侧骨折29例,右侧骨折27例;保守治疗31例,手术治疗2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分布在42~74岁,平均为(63.2±5.5)岁;病程为1~9年,平均为(4.7±1.6)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A型患者28例,B型患者16例,C型患者12例;骨折部位左侧骨折28例,右侧骨折28例;保守治疗32例,手术治疗24例。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处理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试验向我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
1.2 诊断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实用骨科学》[4]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骨密度检测(DEXA)提示骨密度下降,T≤-2.5。有腕部外伤史,桡骨远端有压痛,体格检查存在“餐叉”或“刺刀”样畸形,腕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受限,X线平片检查可确诊骨折的类型,必要时进一步结合CT、三维重建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1.3 中医辨证标准 入选患者证型符合《中医骨伤学》[5]关于肾虚血瘀证的相关标准。肾虚血瘀证:腰部刺痛、腰膝酸软、局部肿胀、出血和刺痛,舌质紫暗,脉细涩或弦。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符合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②年龄≥60岁;③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并且为新鲜骨折,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血管、肌腱或神经等损伤。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和肾虚血瘀证分型标准患者;②患有血液、肿瘤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③入院前1月接受其他骨质疏松相关药物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先由专业骨科医师尝试手法复位复位联合石膏夹板外固定,如果不能达到复位标准,再改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复位标准:掌倾角和尺偏角分别减少9°、3°,关节内骨折移位和桡骨短缩均小于2cm。桡骨骨折复位后,进行充分固定,患者进入康复期,由专业康复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指关节、腕关节及肘关节的功能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要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训练强度,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补肾汤治疗,药物组成:熟地15g,骨碎补15g,枸杞20g,女贞子20g,白芍10g,丹参20g,川芎10g,三七粉3g。用法:上述诸药加水煎煮,煎取药液400mL,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200mL,4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两组分别在骨折复位后2、4、8周进行影像学复查,采用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对骨折愈合情況进行评价[6],得分越高表示愈合越好,并记录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判定标准制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5以上,但是<1/3;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愈合时间未出现缩短或者延迟愈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太分布,表示为(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杨春生 路丹)
【关键词】 补肾汤;骨质疏松;桡骨骨折;老年;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7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088-03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在骨微观结构退化、骨组织量减少等病理变化。好发于老年群体,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骨折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桡骨远端骨折发生于旋前肌近侧缘以远位置[1]。发病率占临床骨折的10%左右,症状表现为手腕部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压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多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如果复位不良需要及时改变手术方式,改为切开联合内固定,后者虽然可以为骨折愈合保持良好的复位条件,但是并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案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临床追求的重点[3]。传统中医学治疗骨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对于骨折患者,治疗原则宜活血化瘀、补肾强骨,尤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应该重视补肾生髓。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肾虚血瘀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患者112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骨折类型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分布在40~75岁,平均为(62.8±5.7)岁;病程为1~8年,平均为(4.6±1.5)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A型患者27例,B型患者18例,C型患者11例;骨折部位左侧骨折29例,右侧骨折27例;保守治疗31例,手术治疗2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分布在42~74岁,平均为(63.2±5.5)岁;病程为1~9年,平均为(4.7±1.6)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A型患者28例,B型患者16例,C型患者12例;骨折部位左侧骨折28例,右侧骨折28例;保守治疗32例,手术治疗24例。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处理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试验向我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
1.2 诊断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实用骨科学》[4]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骨密度检测(DEXA)提示骨密度下降,T≤-2.5。有腕部外伤史,桡骨远端有压痛,体格检查存在“餐叉”或“刺刀”样畸形,腕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受限,X线平片检查可确诊骨折的类型,必要时进一步结合CT、三维重建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1.3 中医辨证标准 入选患者证型符合《中医骨伤学》[5]关于肾虚血瘀证的相关标准。肾虚血瘀证:腰部刺痛、腰膝酸软、局部肿胀、出血和刺痛,舌质紫暗,脉细涩或弦。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符合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②年龄≥60岁;③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并且为新鲜骨折,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血管、肌腱或神经等损伤。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和肾虚血瘀证分型标准患者;②患有血液、肿瘤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③入院前1月接受其他骨质疏松相关药物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先由专业骨科医师尝试手法复位复位联合石膏夹板外固定,如果不能达到复位标准,再改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复位标准:掌倾角和尺偏角分别减少9°、3°,关节内骨折移位和桡骨短缩均小于2cm。桡骨骨折复位后,进行充分固定,患者进入康复期,由专业康复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指关节、腕关节及肘关节的功能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要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训练强度,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补肾汤治疗,药物组成:熟地15g,骨碎补15g,枸杞20g,女贞子20g,白芍10g,丹参20g,川芎10g,三七粉3g。用法:上述诸药加水煎煮,煎取药液400mL,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200mL,4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两组分别在骨折复位后2、4、8周进行影像学复查,采用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对骨折愈合情況进行评价[6],得分越高表示愈合越好,并记录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判定标准制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5以上,但是<1/3;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愈合时间未出现缩短或者延迟愈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太分布,表示为(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杨春生 路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