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策略(2)
的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病变可从局限狭窄到很长、弥漫的闭塞性(>10 cm)病变。静息状态下若跨狭窄压差>5~10 mm Hg,或患侧动脉直接注射硝酸甘油100-200 ug、或罂粟碱10~20 mg后,若跨狭窄压差>10-20 mm Hg,则判定狭窄为有重要意义。通常,狭窄/闭塞性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出现:
(1)Fontaine分级Ⅱ级以上临床症状;
(2)血管造影证实病变狭窄程度>70%;
(3)静息状态下跨狭窄压差>10 mm Hg,或患侧动脉直接注射硝酸甘油100~200 ug、或罂粟碱10~20 mg后,跨狭窄压差>10-20 mm Hg时被视为介入治疗的指征。
尽管以上推荐的介入治疗适应证很严格,但由于操作所用的器材的不断改进,包括导管、球囊、导引导丝、支架和扩张技术等,使得医师能够处理一些复杂病变,如髂动脉、股动脉一胭动脉以及下肢较低位置动脉的慢性、长病变等,相对扩大了外周介入操作的指征。以往c型和D型病变被认为不适于介入治疗,目前部分病例也可以进行介入干预,以挽救远端肢体组织的血流灌注。
严重肢体缺血的挽救性介入治疗策略
严重的肢体缺血治疗的最佳方案是由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决定的。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症状出现的急缓、并发疾病以及动脉的解剖情况。首先应区别急性肢体缺血和由于血管侧支形成所致的亚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