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时针对可疑死亡及死亡患者的诊疗策略(一)
实施周密的综合判断,物理检查,“2012年PCI手术视频与疑难病例大赛”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会隆重召开
第1页 |
参见附件。
全科医生在现场急救时遇到可疑死亡、已经死亡的患者,以及在救治过程中患者死亡的情况并不鲜见。死亡导致事件的复杂性增加,同时导致急救医生对该事件处理的难度亦大大增加。如果处理欠妥,则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伤害,急救人员也可能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围绕死亡制定相关的现场诊疗策略和工作程序十分必要。
通常现场急救时对死亡的判断有两项内容,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临床死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进行生物学死亡的判断。临床死亡是指患者发生了心搏、呼吸停止,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必然告别人世。生物学死亡指患者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完全失去了生还希望。临床死亡患者是否能够转化为生物学死亡,通常取决于如下因素:导致心搏停止的病因和原因、心搏停止的持续时间、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年龄、是否有慢性疾病等)、是否在有效治疗期得到了复苏以及复苏手段的正确性等。除原发疾病因素外,时间因素非常重要,临床死亡患者得到的治疗越早,生还希望越大。此外患者体温和环境温度也不容忽视。临床死亡发生后,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随环境温度而不同,从理论上讲,通常留给急救医生的抢救时间为4 min左右,这是由于4 min是在常温下(摄氏22度左右)人脑对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如果环境温度低,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时间。在很多情况下,急救医生到现场后发现患者已经失去生命迹象,由于急救人员不能像在医院里那样准确判定患者临床死亡发生的真正时间,故不应该轻易放弃抢救。
确认死亡是事件处理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如果没有做好,特别是把没有死亡的患者轻易认定为死亡而放弃抢救,就容易导致极端严重的后果。因此急救医生必须慎之又慎,切勿盲目行事。社区医疗机构及急救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对于类似事件的现场急救工作程序,然后监督急救人员按照程序严格执行,以避免类似失误的发生。
实施周密的综合判断
急救医生在现场对可疑死亡者必须实施细致的病因分析及查体,物理检查和心电图检查都不可缺少,在获得确凿的客观证据,并经过缜密的综合判断后方能确认患者死亡。其参考因素包括:
物理检查
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搏停止,表现为大动脉搏动摸不到,呼吸运动看不到,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到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可有面部皮肤及口唇颜色青紫或灰白,瞳孔散大而固定,二便失禁等。上述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越大。物理检查方便易行,但它的缺点是客观性逊于心电图检查。对经验不足的急救医生而言,单纯依靠物理检查,就能确认死亡的诊断也不是轻而易举,因此必
确认患者死亡并不意味着放弃抢救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