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时期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缺医少药、卫生资源倒置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部分地区的农民自发组织起合作医疗,试行一段时间后得到政府的肯定与重视,随后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起来,有关部门开始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赤脚医生作为农村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逐渐形成。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和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三大法宝,承担我国数亿农民的医疗、预防和保健任务,对当时的农村卫生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一度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惟一范例”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荐。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93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