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3年第9期
编号:11072208
健足养生十二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1日 《健身科学》 2003年第9期
     《黄帝内经》记载:“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这足以证明脚与全身的关系是何等密切,脚对于人体何等重要。由于双足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足部的血压最高,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之地球吸引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就在这里沉积下来,倘若双足得不到良好的保健,则容易导致衰老。如何进行足部日常保健呢?这里简便易学的中医养生术,特别适于中老年人,如持之以恒,可收到明显的保健效果。

    1、触摸法。经常用手指触摸双脚的各个部位,如触摸到皮下组织有结节、硬块或水泡样的感觉,且感到疼痛时,说明该处所对应的内脏器官已发生病变或功能不正常,应及时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在有结节、硬块且有疼痛的部位上,采用各种手法适时地进行按摩刺激,使其结节逐步消失,痛感逐步减轻或消除,经络就会逐步地畅通无阻,阴阳就会相对地趋于平衡,疾病隐患也就会自然消除。因为你所摸到的结节或硬块,正是人体的有害物质———“代谢尾产物”。也正是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沉积,堵塞了体内的废物排泄的通道,减缓了血液循环的流动,造成了脏腑功能的衰减或受损而致病。中医把它叫做“不通则痛”。

    2、小腿内侧蹬摩法。小腿内侧,即从内踝后缘起沿胫骨内侧后缘直上至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阴陵泉穴)。方法:侧卧位,被蹬摩的腿在床面,内侧向上,用对侧足跟着力,自上而下以适当力度蹬摩小腿内侧反射区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还可以增加对小腿内侧反射区后方小腿肌肉的蹬摩,尤其是小腿下1/3段更需要蹬摩,可防此部位发生劳损。

    3、内踝蹬摩法。内踝后方是前列腺(男)或子宫(女)反射区,内踝前缘上方是腹股沟、下身淋巴腺反射区。方法:体位同前,用对侧足跟后方,缓慢地自上而下蹬摩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常能增强性功能,对男性前列腺炎症或肥大、妇科病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趾背蹬摩法。足五趾背面是扁桃腺和上下颌(牙)反射区。方法:需在床上坐起或是仰卧,将脚放平,足背朝上,用对侧足跟缓慢蹬摩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也可采取床旁坐位或坐在椅子上,将被蹬摩的脚平放在地上或鞋上进行蹬摩(或踩摩),使足趾微微发热。

    5、足前背蹬摩法。足背前1/2区域是胸部和乳房反射区。方法:体位同上,从上而下用足跟蹬摩10~20次,使足背微微发热。这是妇科疾病常用的治疗预防保健穴位。

    6、足背蹬摩法。于足背1/2处是横膈膜反射区。方法:取坐位,用对侧足跟横向蹬摩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可以治疗和预防呕吐、呃逆等胃气上逆症状。

    7、后外踝蹬摩法。足外踝后下方至足跟区域是睾丸(男)或卵巢(女)反射区。方法:体位同前,用对侧足背,缓慢地自上而下蹬摩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常常能增强性功能、对前列腺炎症或肥大、妇科病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有预防治疗作用。

    8、前外踝蹬摩法。足外踝前下方凹陷处是上身淋巴腺反射区。方法:体位同前,将被蹬的脚稍内翻,用对侧足跟放在反射区上进行蹬摩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同时被蹬摩的脚给予配合,需达到胀感。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9、趾腹蹬摩法。足五趾趾腹是头部反射区(包括额窦、垂体、小脑及脑干、大脑等)。方法:侧卧,被蹬摩的腿在床面,屈曲。足底尽量暴露,用对侧足跟自足拇趾向足小趾方向来回蹬摩10~20次,使足趾微微发热。经常蹬摩头部反射区可以预防治疗头痛、头晕、失眠、耳鸣耳聋等,以及预防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

    10、足底蹬摩法。位于足底中后1/3段区域是消化道反射区(包括胃、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反射区)。方法:侧卧,被蹬摩的腿在床面,屈曲。足底尽量暴露,用对侧足跟自足跟向足趾方向来回蹬摩10~20次,使局部微微发热。刺激此区可以增强食欲,改善胃肠道功能,解除顽固性便秘、腹泻等。

    11、推擦法。也称干洗脚。浴脚后,坐床上,两脚心相对,用两手拇指指肚自脚跟往前推至涌泉穴,由上而下反复多次,推至脚心发热为止。

    12、拿捏大趾法。以1只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夹住大脚趾的指甲根部,转动揉搓,然后,自指甲边缘朝指根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勿用力过度,吸气时放松,呼气时施压,于早起、午间、晚上各做3次。这样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应立即用指甲掐住大脚趾与趾掌关节横纹中央,约2分钟左右血压便会下降。大脚趾是血压反射区所在,采用自我按摩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扩张微血管,从而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百拇医药(老 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