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4年第8期
编号:11071664
心理暗示的“治病”与“致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健身科学》 2004年第8期
     某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于一个旅馆。睡至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感到呼吸困难、胸部憋闷。黑暗中,他摸索了好一阵子,才找到窗户。可是窗户打不开。情急之下,他只得把窗子的玻璃击碎。顿时,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他探身对着被击碎的窗口深深地吸了几口,哮喘明显地减轻,于是回到床上安然入眠。次日清晨醒来后,他查看到底是哪一扇窗子被他打破。奇怪,所有的窗户均完好无损。原来,被他打破的竟是墙上那幅挂画的玻璃。

    这个人的哮喘发作是实,打破挂画玻璃后,哮喘发作被控制了也是事实。而“治”好他哮喘发作的那“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却并不存在。这种“想当然”就是心理上的暗示。

    一个愿望、一种观念、一种情感、一个判断或一个态度在一个人的心中出现和起作用时,如果没有遇到任何相反的观念、相反的动机和相反的评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