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5年第5期
编号:11071268
参破生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日 《健身科学》 2005年第5期
     一

    生与死一直是人类勘不破的一个大谜。古今中外多少有心之人,花了很大心来思考沧桑世事与无常人生,但最后也没见谁说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果。倒是中国的道家与儒家,经过对生与死翻来覆去的沉思,说出了一些既深刻,又有趣的看法。

    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对孔子说:“老师,请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对这个总喜欢提一些怪问题的弟子很不耐烦地说:“生的道理我尚且没弄明白,怎么会知道什么是死呢?”只考虑生而不思索死,也许这正是孔子的明智之处。古希腊大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与我们活着的人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时,死亡并不存在;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又不存在。”当代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认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

    话虽这样说,这些古今中外大学者们讲的也都在理,但事实上,在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最恐惧的就是死亡,人类更不例外。于是许多聪明人或自以为聪明的人,纷纷出来想尽办法安慰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有的告诉人说人死了灵魂可以上天堂,有的说人死了可以投胎转世。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说法还是无法令人感到安慰。现代人对人生的一般性理解是,生与死息息相连,死亡伴随着人全部的生命过程。死与生是生命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对死的认识影响着对生的态度,同样,对生的认识也影响着对死亡的态度。有的人意识到人固有一死,于是就大肆挥霍享受;有的人意识到人固有一死,于是就抓紧每一寸光阴学习、工作和生活。
, 百拇医药
    既能参透死亡,又能热爱生命,爱惜生命却不恐惧死亡。如此,人生才真正怡然自得。

    二

    老子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主张以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生死。出生了不欢天喜地,死了也不呼天抢地。无拘无束地来,无牵无挂地去,不执念自己的来源,也不追求自己的归宿。临事欣然接受,事毕淡然处之,既不想法求生,也不设法避死,一切都听任自然的安排,不用心灵智慧去损害自然之道。参横斗转,沧海桑田,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何况我们肉体之身的人呢?有些人一发现自己脸上有皱纹、头上生白发就发愁,这便是忘记了自然之道。对于生老病死要听其自然,这样才能有一个潇洒自在的人生。

    对待生死的自然之道与珍惜生命的健康之道并不矛盾,事实上这里说的是一回事。生命源自自然,理应珍惜和保护他的健康和美好;而生命的有无长短,又自有它的自然规律,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如果整天耗损心力去苦思冥想长生不老,必会因求之不得而生出无限烦恼。自古至今,因苛求长寿反倒损寿的例子还少吗?记住“尽人事,顺天命”,把该自己做的事情做好,其它的就顺应自然之道好了。
, 百拇医药
    生是顺应自然,死也是顺应自然,如果心安理得地顺应自然,那么因生死而来的喜怒哀乐情感就不会产生,同时也就解脱了死亡恐惧的束缚。人力本来就胜不过自然的变化,生时好好地活着,无病时乐观养生,有病时安心治病,至于何时来何时走,那不是我们该管该问的事。

    对于生的留恋和赞美,对于死的恐惧和诅咒,从人类角度看应该说是正常的情感,但这却违反了自然天理,忘记了生命之道,古时候人们把这种情形叫作逃避自然的刑法。该来时,你的亲友应时而生,该去时,你的亲友又顺理而去,这有什么好悲哀哭泣的呢?假如我们都能像老子、庄子那样,安心地适应着自然的变化,把个人的生死存亡置之度外,痛苦和欢乐都不能侵入心中,这便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

    三

    人为什么一想到死就会失魂落魄呢?这是由于亲友的死给我们许多暗示,使我们把生与死的变化想得非常可怕。看到人走后冷冰冰的样子,再想一想未来只与黑暗、寒冷、孤寂相伴,大家就会不寒而栗。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恐惧心理造成的。一个人死后,即使把他放在有电热毯的床上,他也不会感到温暖舒适;把他埋在九泉之下他也不会觉得寒冷;把他的周围都装上电灯,他也不会觉得明亮;整天围在他身边说笑,他也体会不到那份天伦之乐。死亡是大自然给人的最好恩赐,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操了一辈子心,奋斗了几十年,现在该我们好好休息一下了。人死后的痛苦都是活着的人强加给他们的。
, 百拇医药
    对死的恐惧中还有一种也是我们强加上去的。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死后儿女不会生活,自己的公司会垮台。有这种想法的人实在是高看了自己。这里且不说你走了以后地球照样在转动,你的公司照样在营业赚钱,就是在你的家里也不会像你想像的那么严重,感情伤痕的愈合也比你预料的要快得多。离开了你,儿女们会照样上学上班,你的妻子仍然能找到她精神的快乐,说不定还能找到比你更可人的伴侣。说来也许有点冷酷,但这却是明摆着的事实:生活希望我们“退席”往往胜过希望我们“出席”。教授是人类智商最高的阶层之一,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照理说应该希望他们长命百岁,可实际情况却令人十分沮丧:许多国家的大学都在制定新的校规,好让老教授们提前退休,以便给年轻人腾出空位。许多父母看到儿女无忧无虑的样子,常常忧心忡忡地说:“看我死了你们怎么办。”然而从没有新闻报道说,哪家的父母没了,他们的儿女跟着一起去了,情况倒往往相反,父母死后儿女们成熟得更快,他们的自立精神会更强。

    四

    有些人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两眼一闭,以后世界上的许多变化,人生的一切悲欢离合,都不能看一看和尝一尝,心里总免不了哀伤惆怅。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到:
, http://www.100md.com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作者在这里抒写了对人生暂短而又生不逢时的感伤,表现了天才不被承认的伟大孤独。这首名诗有它特定的时代内容,但就我们凡夫俗子而言,如果真的去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悲哀,那就没有道理了。在我们出生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一切伟大而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我们都没有参加过,秦始皇统一天下我们没有出过力,诸葛亮的料事如神我们只能从纸上得知,我们也没有机会与李白交朋友……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们都没有参与或目睹,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悲伤。那时的世界没有我们,也并没出现什么不方便,我们那时没有来到世上,也没有感到所谓痛苦。说实话,好像还没听说过谁因为没在大唐盛世时出生而惋惜,也没谁希望与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做同学,人家曹雪芹也不会知道几百年后的你。既然如此,我们对死后到底有些什么人尚且不知道,也没想和未来的人交朋友,更没想在未来的世界里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生前和死后与我们何干,我们又有什么可难过的呢?
, http://www.100md.com
    生命既然有了开头,就一定会有结局,就像一出戏有开头就有结局一样。哪个演员能在舞台上把一出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演到地老天荒?死亡只是把我们带回了没出生以前的境界。回想一下,历史的某一时期我们并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们从没有因此而难过,为什么一想到有朝一日我们要退出这个世界心里就难受呢?

    苏东坡说:“世事一场大梦”,他这是看破红尘后的颓唐,其实人世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要尽力把社会分配给你的角色演好演活,然后心安理得地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类的历史。我们之前的戏由我们的前人去唱,我们之后的角色也由我们的后代去演,要是人类舞台上的戏总由一个人去唱,那该多么无聊!

    五

    人的年纪大了,如果对人生没有一个起码的认识,对生老病死自然就比较敏感,从而增加很多压力和负担。头上多一根白发,心里就多一分悲凉,每逢昔日的同学或同伴离开人世,特别容易触动他们的心灵。由于常常伤感,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感觉日渐麻木,对生活的热情也慢慢衰退。由于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他们常常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全没有心思出去戏闹了,人为地造成晚年生活的凄凉。
, 百拇医药
    人在生理上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也并不可怕,倒是心理上的衰老非常可怕。对死亡的恐惧会加速自己的衰老,而衰老又会继续加重对死亡的恐惧。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年轻人怕死虽然不应该但还情有可缘,因为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他们还没能享受;对于老年人来讲,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已经办完,此时已经知道和饱尝了生命的甘苦,还要怕死就未免有些不光彩了。

    怎样才能在大限将至的岁月里克服怕死的念头呢?办法就是培养自己广泛的爱好和对生活的强烈兴趣,广博的同情心,同情和关心那些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和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把自己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源头处河身狭小,夹在两岸之间奔腾咆哮,冲撞岩石激起水花,飞下悬崖形成瀑布,越到下游河面越宽,河水也慢慢流得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河流的界限也消失不见了,从而结束了它那单独存在的一段历程,并为自己的生命融汇在大海之中而安详快乐,毫无惋惜。人也是一样,青年时充满激情,心高气傲,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到了老年才知道,自己原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人到老年能把生命看成是河流就不会怕死,因为他明白,自己的生命溶进了人类生命的大海之中,他所关心的一切都在继续,人类的生命仍在生生不息。, 百拇医药(文 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