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要练更要养
一般人说练拳,但很少有人提养拳的。其实拳要练,更要养。不会练,或者拳架的质量不高,就打不好基础。不会养,或者养不得法,就不能深入。会打拳就必须也会养,“开展”有助于练,“紧凑”有益于养。
练是练体,保持拳架的规矩法度和通过拳架的反复练习,从而使遍体松柔,体格强健。练是筑基的功夫,养是养气,养神,也包括广义的文化修养等。
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内家拳是以技养生”。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且多弹跳和高难动作,看起来龙腾虎跃,精彩受看,很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对体力消耗大,对养生不利。而内家拳以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最为有名,都偏重于内气的修炼,健身的效果最为明显。
太极拳是武术,武术文练,也是内功、气功、软功,轻灵功夫。因为它的动作缓慢,速度均匀,故而有充足的时间在思想上去发挥细致的想像力,所以练与养是结合的,同时进行。
拳谱上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就是说,先在肢体上大开大展,即偏于练体,使肢体得到较多的松柔的训练,从而促进了健康。但大开大展的练法,对体力消耗大,在练体的目的基本达到,即全身已相当松柔之后,可以适当将拳架姿势收小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有利于向松软、轻灵的方向发挥,“神宜内敛”,向静境深入。这是向养气、养神方面转化,以求达到更精深高水平。
太极拳是大法不是小术,在外形上的要求,已经不少,难以全面照顾。如果我们随时都养成一种放松到最大限度的习惯,随时检点是否还有不必要的紧张状态,这就近于随时随地都在养太极拳了。
太极拳虽练体与养气、养神并重,但功夫较深的时候,则是养重于练,对精力的储备多,消耗小,更有利于祛病延年。, 百拇医药(孙兆仁)
练是练体,保持拳架的规矩法度和通过拳架的反复练习,从而使遍体松柔,体格强健。练是筑基的功夫,养是养气,养神,也包括广义的文化修养等。
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内家拳是以技养生”。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且多弹跳和高难动作,看起来龙腾虎跃,精彩受看,很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对体力消耗大,对养生不利。而内家拳以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最为有名,都偏重于内气的修炼,健身的效果最为明显。
太极拳是武术,武术文练,也是内功、气功、软功,轻灵功夫。因为它的动作缓慢,速度均匀,故而有充足的时间在思想上去发挥细致的想像力,所以练与养是结合的,同时进行。
拳谱上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就是说,先在肢体上大开大展,即偏于练体,使肢体得到较多的松柔的训练,从而促进了健康。但大开大展的练法,对体力消耗大,在练体的目的基本达到,即全身已相当松柔之后,可以适当将拳架姿势收小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有利于向松软、轻灵的方向发挥,“神宜内敛”,向静境深入。这是向养气、养神方面转化,以求达到更精深高水平。
太极拳是大法不是小术,在外形上的要求,已经不少,难以全面照顾。如果我们随时都养成一种放松到最大限度的习惯,随时检点是否还有不必要的紧张状态,这就近于随时随地都在养太极拳了。
太极拳虽练体与养气、养神并重,但功夫较深的时候,则是养重于练,对精力的储备多,消耗小,更有利于祛病延年。, 百拇医药(孙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