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67841
调摄精神 以保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健身科学》 2008年第9期
     (接上期)

    (三)品性好的人能健康长寿

    要想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精神因素,就应具备以下几条利于产生健康因素的条件。

    1.仁慈的人长寿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首先阐述了“仁者寿”的观点。《内经》认为,那些能长寿之人,是因为他们“德全而不危”,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不能迷乱他们的眼情,淫乱邪道不能迷惑他们的心境。后世的养生家,大都把道德修养放在养生的首位。汉代华佗的弟子吴普说,善于养生的人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所谓除六害,一是薄名利,二是禁声色,三是廉货物,四是损滋味,五是除佞妄,六是去妒嫉。这六点除了第四点外,全是讲的道德修养问题。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认为只要“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如果德行不好,“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明代吕叔简强调指出:“养德尤养生第一要也。”石天基也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长,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年”。

    仁者之所以高寿,是因为仁者具有高度道德修养,道德高尚的人,心境清净,心理安定,意志不乱,不谋私利,薄己厚人,博施济众,扶危救困,舍己为人,处处行善,助人为乐,人们都很感激他,尊敬他,社会各界欢迎他,赞美他,使其到处如沐春风,无不惬意,能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带来精神愉悦、气机通调、血脉畅达,可促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显著增加,能有效地提高防病能力,就不易生疾病,因而有利于健康长寿。正如西汉大哲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养其身。”《内经》认为:一个人只要“内无思想之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