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093876
练养结合 劳逸适度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健身科学》 2011年第5期
     养生功夫,是太极拳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太极拳套路本身已寓锻炼于其中,练中含养,养练一体。我们通过对古代及近代一些太极大师的寿命观察,发现有那么多的太极高手,本应延寿益年,却于五十几岁、六十几岁(包括正宗传人在内)就撒手人寰。在我们赞叹他们功夫上乘的同时,也让我们为之扼腕痛惜。痛惜他们的武功随生命之终结而烟飞灰灭,更痛惜他们生命如此暂短。翻阅他们的人生旅程,这些寿夭者尽管有着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所致,但究其根本,还是偏执一隅所致。社会环境,对于大家是一样的,平等的。即便是个体有差别,也在于个人处置是否得当。文化大革命中有那么多枪林弹雨中的老革命,受尽煎熬者不在少数,他们也没练什么太极拳,不也照样享有高寿终年吗?经济状况好坏参半,生活条件不好,也不意味着一定会短寿,顺其自然、粗茶淡饭反而更宜于健康;身体孱弱者,懂得调养,固精养神,不也有很多享有百年之寿的吗?从这些前车之鉴中,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太极拳应如何练,如何处理好练与养的关系。如果仅仅局限于拳架本身含有的练养结合的特点而一味地追求功夫的增长,技击能力的提升,甚至一天练十几个小时而通体大汗淋漓、疲态至极、神光不现,则脱离了太极拳健身养心的初衷,违背了人体天道自然的规律,打破了生物钟,扰乱了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五脏不能应时五行相生,反至相克,损身耗神,于国于家于己有害无益。那么如何做到练养结合、劳逸适度呢?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 百拇医药
    1、建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目的指导言行。学习太极拳是为了强身养心、益寿延年,绝不是为了其他。至于技击的内涵,属于武的范畴,“武”字的原意是“止戈”,并不是为了制敌于死地。武,就其太极拳而言,更主要的功能是防守,所谓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到是耶。“武”是传统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内涵,我们今天习练时,取之“武”的精神,知道攻防含义即可,重在体现出精气神。不要动念治人、妄生“杀”机。

    学习太极拳必须一以贯之,决不能学了几天拳,懂得了几门功法绝技,就认为自己多么了不起,不是追求大师的雅号,就是自诩武艺绝伦,追求利益敛财之手刚刚放出,与他人一比高下之脚随之横踢弄尘。心态不正,思想离轨,不是图名就是求利,终不能有所成就。浮躁之心越重,就会离太极拳的本真越远。太极的要妙是和谐、是统一、是互助、是互存的关系,无阳不生、无阴不长,阴阳不离,万物乃成。太极拳的核心是以动求静的功夫,只有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外在的一切,才能反观自照、独立守神。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掉根本,去土何能培木?学习目的明确,就会静下心来潜修,采人之长补己之短,一路前行毫无滞碍。
, 百拇医药
    2、挖掘古典文化宝藏,提高个人修养。太极拳是文化拳、是哲理拳。她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博大精深的程度,绝不是一两个人,一两代人能够解读清楚的。若不得其法,穷经皓首也难入其端,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若能得其要妙,精进者也会一层功夫一层体会,妙趣也会与日俱增。解读太极拳,若从“太极图”入手,细心揣摩、体会阴阳之间变化规律,合为太极,分为阴阳,如环无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循环不止,周行不怠。就会知晓天地即阴阳,万物“生生不息谓之道”也!进而去读《易经》,得知天地万物,“变”,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读《黄帝内经》,就会懂得“提挈阴阳、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读老庄,明无为而为,知物我两忘鱼之乐。读《论语》,晓“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达达于人。文化塑真,寡欲固本,修心养性,浩气长存。平常心,自然态,多读书,多参悟,多实践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不二法门。

    3、明理懂法、练养结合。拳理与招法是合二而一、密不可分的。只懂拳理不练功,到老就会一场空。练招法而不懂拳理,耽误工夫。只知练,而不懂养,事倍而功半。过犹不及要牢记,练养结合,阴阳不离,劳逸适度,身康心健。养,绝不是一个字说说而已,她包含着很多内容。如果说,练能成就一门功夫,那么,养也是成就功夫不可缺少的一门学问,非静心不可。养身、养心、养气、养血、养精神。练不过,养就在其中了。养好身体,就会有更大的本钱去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端。为长功夫的蛮练不理智。劳不可过度,逸不可惰怠。方为适度。, http://www.100md.com(沈晓杰 刘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