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20180
养生须悟“精气神”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健身科学》 2012年第5期
     精气神是“气”物质内部结构在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方面的倾向性表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精、气、神三者,各有各的功能和效用。所以古人有云: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又云:“精满、气足、神旺。”丹家修炼里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说。

    一般来说,当我们谈到“精”的时候,它其实是指人体生命运动的精微物质。《内经·素问》中指出:“精者,身之本也。” “人始生,先成精” 。“精”是最基本的物质,是“精化气,气化形”的根据,道家认为先天之元精,是父情母意在情投意合时相合而成。“精”主要藏于肾脏之中,肾脏中之“精”称为“元精”,“元精”是气化状态的,不是可见的物质状态,又称为形而上。传统理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脏中的“精”来自于先天,即决定于人出生时所得的多少。在后天的生活中,肾“精”不断地消耗,用后天诸多方法,如药补、食补都难以增添进去。丹家几经实践认为诸补不如气补。但是下手兴功一定要得法,不能盲修瞎练。丹经曰:“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后天的物质滋养主要靠脾胃,即食入水谷之“精”,再“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五脏藏其精气而不泄也”。不食水谷之“精”则生命难以维持。水谷之“精”也是由“行而下”物质气化而成。清代程杏轩曰:“食物入胃有气有质,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后天之精,从地气中来,性属阴,只能充养形体,维持生命。先天之精,从天气中来,性属阳,能控制人体的生命发展运动,太极拳经中讲,“命意源头在腰际”,道家曰:“人有二肾,命门居二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生两仪,水火俱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本”。因此,肾中之水,称为真水,肾中之火,称为真火。“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元精”。所以说“小修则小得,大修则大验”。内丹功是在先天之精中下功夫。《抱朴子·内篇》曰:“夫所谓道,岂唯养生之事而已乎?”要穷理独见,识变通于常事之外,“即可以发掘先天之精的生命潜力,减缓衰老的进程,以延长人体寿命。掌握性命度百岁乃去。”所以说道家提出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是典型的内功实践和内功探索的规律。

    我国古人发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气”的物质,而这种“气”是组成世界万物的最精微的物质。传统理论认为“气”是常体,万物只不过是“气”的变化之客形,即非稳定的非常在的现象。佛家所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指宇宙之中的气。气聚散的原因和气的物质运动,表现为阴阳二种辩证统一的内部规律。阴性凝聚,阳性发散,因此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宋朝张载曰: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种气的物质聚散过程,传统理论定义为自然,丹道修炼者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这一法则。气充塞于宇宙之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收回则深幽玄远,放之则一蔚蓝天”。清朝王夫之曰:“聚则显,显则谓之有;散则隐,隐则谓之无。”气的聚散原理揭示了事物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运行规律。明代王弼曰:“欲言无耶,而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实际上有与无,有形与无形,形而下与形而上,是同一含义,都是讲气物质的聚散变化。《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为生,散则为死。可见气对修内功者之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知“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身的九窍、三关、五脏、十二骨节皆通乎天气,“内外相贯,如环无端”(《内经·素问》)。孟子曰:“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荀子曰:“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知万物而知其情。”所谓气大通神,是道家炼丹从宇宙以及宇宙与人来建立的丹学理论,即人要顺从自然,取法自然,道法自然,其修炼方法上往往模仿自然界。《天仙正理》曰:小周天者,取象于子、丑、寅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道家也是通过太极理论来说明炼功原理及炼功过程。丹道修炼就是这样形成的。

    道家提出了上、中、下三丹田的理论,并分出了炼性功与炼命功,其性功主要是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获得智慧的提高。道家认为人脑中有识神与元神二部分功能,其重点方法是退识神,显元神,退后天,返先天。其命功是身体健康和武功修为的方法。道家几经实践,确立性和命都得修炼,即性命双修,才能达到高级境界。丹道的修炼与老子的《道德经》有关,老子曰:在太极之上的气,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并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是典型道家的气功修炼门径。

    “神”在精、气、神中最重要,是起主导作用的。从“气”的结构来说,“神”是精、气、神三者运化关系、运化特征的确定和表现。“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旺矣。虽神自精气而生,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类经》)。神在精、气中自然产生,反过来又成为精、气的主导。所谓“得神”,就是主导符合自然之道;所谓“失神”就是主导与自然之道相背。这种对“气”内部结构自组织是精、气、神动态平衡的结果。不同的内部结构,成为气的层次和运用基础。神足的“气”,在人体中形成五行运化的高级别,阴阳平衡的高级别。“神之与机,互相倚伏。故神有所主,机有所从;神有所决,机有所断;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类经·图翼》)。机,指“气机”,气的动态分布。

    精、气能否被神所充分地主导,是一个内功功夫问题。从理论上讲“精、气、神三宝合体,精养其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可成基,唯能合一则为基,不能合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伍柳仙宗》)。《金丹大要》曰:“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成形,形乃成人。何谓道。万物含三,三为二,二为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练精、积精、练气合神,练神还虚,金丹乃成。”练功的过程就是开发“元神”的过程,“元神”的概念现代人很少知道,而传统内功实践者早已发现并运用这一人脑的深层功能。运用“元神”的功能,充分统一精、气、神,在更高水平上“得神”,以便实现“气”中的内部转化,以气化精,充养和凝固肾精,进而从个体的人走向天、地、人的大系统,在这个层次上校正和统一“神”,加大“神”的信息量,从而用天地元气化精,添补人体真阳的损耗,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和延长人体的寿命大限。到这个内功境界上,才能像《西升经》中所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或者像明代张介宾所述:“致心于玄境,致身于寿域,气数可以挽回。”因此,内功上注重“精气神”的修炼,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充足为目标,在高级阶段则是以统一为目标。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在内功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后天返先天”的内丹功阶段,才能最终解决“精气神”的辩证统一。正所谓:“说破万源归一统,色身舍去道法同。”

    (中), http://www.100md.com(孙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