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作用研究(下)
上海市华东医院(延安七路221号) (200040) 上海市岳阳医院 (200437)(接上期)2 讨 论
2.1 颈源性眩晕发病学的认识
2.1.1 颈源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人们对颈源性眩晕的认识总是伴随着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深入而深入。早在1926年Barre与Lieon首先提出由于颈部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激惹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后,引起医学界的重视[12]。1933年,Dekleyn等指出眩晕、头晕、肢体无力,称为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13]。1940年末至1950年初,椎-基底动脉机能不全被首次介绍,1946年Kubik最先系统报道"基底动脉闭塞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讨论了最初的VBI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栓及栓塞在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14]。1949年,Bartschi Rocharx采用颈性眩晕,强调了与交感神经的关系,认为椎动脉接受来自交感神经丛的支配,此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椎动脉痉挛而引起眩晕[15]。1957年Tatlow作了关于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文章,并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作了分析,强调了骨赘的形成能对椎动脉形成压迫。同年,Denny Brown等正式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此后,Ryan和Cope将颈部紊乱伴发眩晕或头晕称为颈性眩晕。关于颈性眩晕,存在着一些争议,如Brandt-T认为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仍需可靠的临床检验[17]。1975年,Jackson提出刺激脊神经可以产生与刺激交感神经相同的症状与体征。椎动脉的神经丛是由窦椎神经等发出的分支终于椎动脉外膜而形成的,而同样来自颈交感神经节的灰交通支经过椎动脉周围至颈神经,与椎动脉周围分支吻合[18]。因此,脊神经受到刺激可反射性引起颈交感神经的兴奋,加强了颈脊神经与颈交感神经节间的联系,表现为颈源性眩晕患者除有眩晕外,可见上肢麻木或颈肩痛,深化了对颈脊柱源性疾病的认识。此外,无论是脊柱退行性改变的疾病,还是在颈椎挥鞭式损伤的患者中,眩晕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Hinoki发现外伤患者中伴随颈部肌肉紧张僵硬,非旋转性眩晕发生率高达87.3%[19]。对于颈椎退变引起的骨赘压迫与刺激,或是外伤造成的椎体滑脱与横突骨折,可压迫椎动脉。颈部在外力作用下,超过生理极限的后伸,也可使椎动脉受到椎间关节或上关节突的压迫。这种骨性压迫的因素,为骨性压迫学说或机械压迫学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0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