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1264561
推拿杂谈(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徐 军
第1页

    参见附件(551KB,4页)。

     拿后可以将患者的皮肉筋骨骨节揉开,松而通会有利于进一步的推拿治疗,无需大惊小怪。症情加重是指患者有常规推拿禁忌症或术者技术不过硬造成医原性损伤使原来的病情加重了,而不是指广泛性疼痛。打个比方,尤如常人烫脚丫子,首先是这个人需要烫脚丫子,不烫不舒服,然后是烫脚丫子的水温必须达到一定烫人的度数,烫得好,是舒服,边烫边令令有词:“佛佛佛”是痛快。而把脚趾烫伤、起泡、烫脱皮就成了痛苦了,若水温不够,烫得不痛不痒还不如不烫。所以说:浓正常的施术过程中,医者应遵循中医手法治疗的特点来操作。只有达到足够的外力,才能起到治疗作用,当然在做推拿时;术者的手法应由始至终体现出以柔克刚的用力原则和绵里藏针的运力方式。在实践中有些患者的症情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对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有时用以柔克刚的手法是难以降下病魔的,这时术者施展以刚克刚的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原来患病的部位,几秒钟内造出一个新的病灶来;在瞬间使局部的气血运:行加快,有活血化瘀、活化陈旧性瘀症;解除筋膜间:粘连,捎散无菌性炎症的特效)。术者在施术时,付出体力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依据患者的疼痛感觉来决定,因为有些初诊患者“不能碰”一碰就拼命叫痛,这就不能用术者使用了多大的力道来解释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用力的大小不是完全由术者来决定的,而是症情的实际需要。术者将久经训练才能获得的劲力“养”在手上,心里想用多次的劲力去操作是因症情需要,只不过用心去调度、指挥在身法、步法协同下由手去操作罢。

    在做中医推拿术时不是有多大的劲力术者就使用多大的力道,也不是患者的症情需要劲力相对重些的时候而术者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没有足够的劲力去为患者服务。在一定的条件下柔可以克刚、刚可以克刚、刚更可以克柔,在任何条件下柔都不能克柔(柔与柔只能相溶相生却不能相克),太轻的力道根本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达不到正常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以最少的体力获取好的效果”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种想当然的.从字面上得来的对“不知其苦”的片面的、不确切的看法有必要重新认识。许多学推拿的同行,在读书时对“不知其苦”的准确内涵不甚了了、一头雾水,更有作者对“不知其苦”的论述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到头来却不得要领,读者根本不知所云。许多书集、文章都向读者很郑重的介绍“……不知其苦……”这句话,但为什么没有那一位作者在自己的文章里将“……不知其苦……”的本意写明白,让推拿爱好者在学习时一看就清楚是什么意思呢?这真是千年憾事。

    中医治病十分重视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中医手法伤科岂能违反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这一铁定法规。轻轻的、甚至离体作手法也有补泻功能吗?所谓虚者、实者,患者的症状只有偏于虚或偏于实。对许多虚实夹杂的病人,术者在使用手法治疗时就必须做到补泻兼施,而施展手法的力度必然有轻有重,不同的、不断调整的推进劲力的角度使手法变化的节奏有张有弛,对患者而言,若想通过中医推拿术来达到阴平阳秘的功效,术者的力量达不到一定的劲道是做不到位的。患者对医生的评价是以准确的诊断和良好的疗效为标准的,而对推拿医生好歹的评价是以每次是否做到位来衡量的。所谓到位不到位,并不是指术者使用了多少种手法、变换了多少种姿势,这些患者并不懂,也不想开懂,患者只是体会术者运用劲力时对身体切实的影响,领受长时间被动运动的动态下的反应,感受那种推拿过后松皮、松筋、松骨、全身轻松的感觉。中医手法疗伤的补泻功效主要是由运动中变化多端的手法所产生的劲力的大小和快慢相间的运动速度来实现的。在同一个又酸义痛,虚实并存的患者身上演择推拿术,有补泻就有主动用力的轻重变化和在不同运动速度下适时交替使用多种手形去运化所产生的主动作用力的过程,这样才能将补泻手法做到家。所谓做到家就是,必须将劲力控制得确到好处的去运行,不同手形在蛹动中交替使用、在蛇行移位中不停的变换着力点,这样才能将症情需要的力度送达到预定的部位和适宜的深度,并能在这个深度中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运化所产生的力度。

    手法(单一的手形或复合手形)起到了输送劲力的媒介或搭桥作用。展示变化无常的手法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劲道,不同劲力相互转换和重组(复合劲)使用,是通过展示手法(形的变换)来过渡的,没有柔中寓刚、刚中藏柔的劲力的适度运用就没有补泻功能,没有补虚泻实功能的手法不能冠以中医推拿手法。

    记得我刚投师学艺的时候,我的师傅和师兄弟们对气功治疗疾病的说法十分反感,讲:“发放外气既然能治病,就能放外气以制敌。”他们门认为,中国功夫是练腹腔中膈膜的产物。十分重视训练“意”和“形”的结合,训练的过程南方人叫练功夫,展示的过程北方人叫耍把式。所谓“把式,把式,一式分八式”。也就是一个动作(如:两仪桩)可演变出八个基本技击动作,这八个招式可任意的交叉连接。中国武术功夫中的“形”的变化(即招式的演示过程)是为搏击服务的,祖辈们设计出的这八种不同的技击动作的初衷就是为了便于能将复合劲在搏击中发挥到极限,这种极限所展示的顶、抱、掸、提、胯、缠六种劲力,在身形步法与意的配合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练武者外俱八形龙、虎、熊、猴、燕、鹑、鹰、犬;内存八意惊、慌、狠、毒、猛、烈、种、急。在双手互动、双脚互动、手脚互动、肘膝互动、肩胯互动、腰胯拗动中将动物们求生克敌的技能演择得淋漓尽致,再贯以人类的智慧结晶——八意,使之升华到极至而成御人之术。只有其形,没有其意和强大而富于变化的劲力作动力的动作(纯招式)只能叫舞蹈。

    用特殊的训练方法,对术者长期的有目的训练,使被训人除去了笨、拙、儡、硬的天生的胎力,外改变了受训人肌肉、筋、骨用力的原始方式,内将漳浊之气分而化之,令浊气下降而沉实,清气上升而轻灵,才能以清制浊。内外结合则能将直来直去的力化成了旋转缠绵、悠长而又有强大弹力的劲道,比如通过两仪桩的练习,习者可在动念间由身体发出:抖劲(仿鸟翼)、宗劲(犬)缠丝劲(太极)、沉坠劲、十字劲等不同劲力。

    在这篇文章里我并不是只想向大家介绍武术方面的知识,而是想告诉大家,将不同的单一的或复合劲力与八形相合,在身法、步法的配合下形成上、中、下三盘连击可用弓:技击术,这就是中华武术;不同的劲力在身形变换,步法引领下与不同的推拿手法相合(光有功夫加手法是不能将功夫运用到推拿术中的,功夫必须遇训练有素的身法、步法相结合)就成了独特的中医推拿术,最常用?:中医手法伤科。中华武术与中医手法伤科推拿术两者的区别谨在于不同“形”的演示方式为不同的目的服务而功夫和发动功夫的身腰步法是一脉相承的,毫无取巧之处。既然中医手法伤科与中国传统功夫密不可分,没有中国传统功夫溶人的推拿手法就不能称为中医推拿手法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5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