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概况(1)
第1页 |
参见附件(267KB,2页)。
关键词 脊柱相关疾病 临床研究 综述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肌力不平衡而致脊柱力学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到其周围的血管、脊髓和植物神经等,引起相应的内脏和其它器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它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从脊柱力学角度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据1992年首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会议论文报告,至少有40余种疾病与脊杜的力学平衡失调有关,涉及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这一学科的建立,为内脏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从而为许多难治性慢性病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上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将近年来国内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1 临床研究
魏氏[1]龙氏[2]等认为:颈胸椎椎问小关节错位,压迫或牵拉交感神经可能是引起心血管疾病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上位颈椎错位多出现心律紊乱、窦性心律过速和心悸,C4~C6椎错位易发生心动过缓,C7~T2椎错位可发生心房纤颤,T4~T5椎错位可诱发室性或房性早擗及房室传导阻滞。段氏[3]等以推拿综合疗法治疗了66例药物疗效欠佳且伴有颈胸椎错位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颈椎错位者47例,T1~T5椎小关节错位者19例。结果:其中13例有窦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纠正c1~c3椎错位后症状消失;19例室性早搏或传导阻滞的患者,颈胸交界处或上位胸椎有压痛和错位,经治疗后心律恢复正常。马氏[4]30例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的室性早搏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