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67例
关键词 厌食,脾胃气虚型 推拿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症,其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或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自汗等,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即可诊断。可分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三型,其病因多由于饮食不节,脾胃所伤而致。小儿厌食症直接影响到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中医的经络学说将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内脏疾病必然反映到体表。通过中医推拿刺激体表的穴位,能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笔者在15年临床工作中,不管患儿的性别及年龄,多用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捏脊手法来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脾胃不和型的患儿,其手法简单且疗效显著,多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采自医院门诊病人67例。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0岁。
, 百拇医药
2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儿科病证·厌食》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或拒食,面色少华,精神尚可,大便偏干。舌苔薄白,脉有力。
3 治疗方法
揉板门50次、掐四横纹3次、摩腹5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足三里50次、捏脊3~5遍,10次为1个疗程,每天1次。
4 治疗结果
其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好转:食欲好转,食量有所增加;未愈:食欲未见改善。
其治疗结果为:治愈42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
, 百拇医药 5 体 会
纵观这几年有关的文献综述来看,对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型的治疗手法有运用清补脾胃、揉板门、推四横纹、揉中脘、捏脊、按揉足三里的的方法治疗[1]。采用理脊,顺运八卦穴、清胃、补脾、刮四缝、揉巨阙、揉中脘等方法[2]。运用常规手法: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揉外劳、推三关[3]。补脾胃、运内八卦、推三关、退六腑、揉神阙、揉气海、揉脾俞、肾俞、胃俞、捏脊从四环腧穴向上捏至大椎,大抒穴[4]。推补脾土、逆运内八卦、摩腹、捏脊[5]。以推拿与刺四逢穴治疗,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捏脊、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推三关、揉外劳宫[6]。以捏脊(用双手拇指点揉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背腧穴,自上而下均匀柔和)辅以刺四逢穴[7]。以针刺四逢穴,并取脊部督脉及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捏脊[8]。以推脾土、推大肠、摩腹、捏脊治疗[9]。治疗小儿厌食症采用揉胃俞、中脘、脐、足三里,并配合中药口服[10]。取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大肠俞,运用推、摩、按、揉、提等手法,治疗[11]。运用补脾土,推三关,揉中脘,捏脊等推拿手法配合针刺足三里、商丘、刺四逢方法治疗[12]。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清脾、清胃、平肝、清大肠、清小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配以三棱针点刺四横纹、脾俞、胃俞[13]。治以推拿摩腹、揉脐、揉中脘、补脾经、按揉足三里,并配合参苓白术散内服[14]。其手法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含有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捏脊手法。综观以往文献中的治疗中,取穴及手法繁多,操作不简便,其治疗不宜掌握,且不宜推广,对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起主要作用的穴位及手法不明确。
, http://www.100md.com
笔者以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化生之源。而小儿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由于平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之气受损,而不思饮食。或过服寒凉药物、生冷之物,损伤脾阳,以致寒湿内生,受纳失常。或素体阴虚、热病后伤阴,胃阴伤则不思饮食[15]。
揉板门、掐四横纹、揉中脘及摩腹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有报导捏脊前后对疳积患儿的胃肠胰功能观察,捏脊后能使胃泌素分泌下降至正常范围,木糖排泄率增加,尿淀粉酶活性增加[16]。通过上述手法主要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增强其功能,即可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手法及取穴简单,易操作,可起到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杨波.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64例临床分析.按摩与导引,1999;2(15):10
, http://www.100md.com
[2] 焦平,程彦,张爱英,苏春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临床观察.按摩与导引,2000;8(16):56
[3] 陈金凤.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2例.苏州中医,2000;8(21):37
[4] 李玉岭.重推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医外治杂志,2001;4(10)2:15
[5] 牛东升,吴中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k例。陕西中医,1997;8(18):362
[6] 杨廷辉.推拿与四逢穴点刺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中医外治杂志,1998;7(3):4
[7] 刘世琼,骆文郁,李丽.捏脊配合点刺四逢穴治疗小儿厌食症28例疗效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14(4):23
[8] 刘海.针刺合捏脊疗法治小儿厌食症130例.江西中医药,1997;28(6):43
, http://www.100md.com
[9] 钟城晓.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8例.新中医,1996,1:34
[10] 卢俊艳,朱桂桢.以推拿脾、胃腧穴为主治疗小儿厌食症.针刺研究,1998;23(3):222-223
[11] 宋卓玉,张雅梅,刘万里.小儿厌食症的推拿治疗.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13(3):44
[12] 贾永宽.针推并用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吉林中医药,1998;18(5):45
[13] 黄保民,杨洋.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厌食症58例.吉林中医药,1999;(3):44
[14] 黄又新.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湖北中医杂志,2001;23(5):45
[15]王萍芬.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6.
[16] 陈桂君.捏脊疗法对疳积患儿胃肠胰功能影响的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6):377, 百拇医药(潘云华)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症,其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或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自汗等,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即可诊断。可分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三型,其病因多由于饮食不节,脾胃所伤而致。小儿厌食症直接影响到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中医的经络学说将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内脏疾病必然反映到体表。通过中医推拿刺激体表的穴位,能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笔者在15年临床工作中,不管患儿的性别及年龄,多用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捏脊手法来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脾胃不和型的患儿,其手法简单且疗效显著,多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采自医院门诊病人67例。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0岁。
, 百拇医药
2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儿科病证·厌食》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或拒食,面色少华,精神尚可,大便偏干。舌苔薄白,脉有力。
3 治疗方法
揉板门50次、掐四横纹3次、摩腹5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足三里50次、捏脊3~5遍,10次为1个疗程,每天1次。
4 治疗结果
其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好转:食欲好转,食量有所增加;未愈:食欲未见改善。
其治疗结果为:治愈42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
, 百拇医药 5 体 会
纵观这几年有关的文献综述来看,对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型的治疗手法有运用清补脾胃、揉板门、推四横纹、揉中脘、捏脊、按揉足三里的的方法治疗[1]。采用理脊,顺运八卦穴、清胃、补脾、刮四缝、揉巨阙、揉中脘等方法[2]。运用常规手法: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揉外劳、推三关[3]。补脾胃、运内八卦、推三关、退六腑、揉神阙、揉气海、揉脾俞、肾俞、胃俞、捏脊从四环腧穴向上捏至大椎,大抒穴[4]。推补脾土、逆运内八卦、摩腹、捏脊[5]。以推拿与刺四逢穴治疗,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捏脊、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推三关、揉外劳宫[6]。以捏脊(用双手拇指点揉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背腧穴,自上而下均匀柔和)辅以刺四逢穴[7]。以针刺四逢穴,并取脊部督脉及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捏脊[8]。以推脾土、推大肠、摩腹、捏脊治疗[9]。治疗小儿厌食症采用揉胃俞、中脘、脐、足三里,并配合中药口服[10]。取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大肠俞,运用推、摩、按、揉、提等手法,治疗[11]。运用补脾土,推三关,揉中脘,捏脊等推拿手法配合针刺足三里、商丘、刺四逢方法治疗[12]。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清脾、清胃、平肝、清大肠、清小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配以三棱针点刺四横纹、脾俞、胃俞[13]。治以推拿摩腹、揉脐、揉中脘、补脾经、按揉足三里,并配合参苓白术散内服[14]。其手法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含有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捏脊手法。综观以往文献中的治疗中,取穴及手法繁多,操作不简便,其治疗不宜掌握,且不宜推广,对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起主要作用的穴位及手法不明确。
, http://www.100md.com
笔者以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化生之源。而小儿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由于平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之气受损,而不思饮食。或过服寒凉药物、生冷之物,损伤脾阳,以致寒湿内生,受纳失常。或素体阴虚、热病后伤阴,胃阴伤则不思饮食[15]。
揉板门、掐四横纹、揉中脘及摩腹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有报导捏脊前后对疳积患儿的胃肠胰功能观察,捏脊后能使胃泌素分泌下降至正常范围,木糖排泄率增加,尿淀粉酶活性增加[16]。通过上述手法主要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增强其功能,即可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手法及取穴简单,易操作,可起到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杨波.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64例临床分析.按摩与导引,1999;2(15):10
, http://www.100md.com
[2] 焦平,程彦,张爱英,苏春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临床观察.按摩与导引,2000;8(16):56
[3] 陈金凤.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2例.苏州中医,2000;8(21):37
[4] 李玉岭.重推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医外治杂志,2001;4(10)2:15
[5] 牛东升,吴中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k例。陕西中医,1997;8(18):362
[6] 杨廷辉.推拿与四逢穴点刺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中医外治杂志,1998;7(3):4
[7] 刘世琼,骆文郁,李丽.捏脊配合点刺四逢穴治疗小儿厌食症28例疗效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14(4):23
[8] 刘海.针刺合捏脊疗法治小儿厌食症130例.江西中医药,1997;28(6):43
, http://www.100md.com
[9] 钟城晓.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8例.新中医,1996,1:34
[10] 卢俊艳,朱桂桢.以推拿脾、胃腧穴为主治疗小儿厌食症.针刺研究,1998;23(3):222-223
[11] 宋卓玉,张雅梅,刘万里.小儿厌食症的推拿治疗.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13(3):44
[12] 贾永宽.针推并用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吉林中医药,1998;18(5):45
[13] 黄保民,杨洋.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厌食症58例.吉林中医药,1999;(3):44
[14] 黄又新.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湖北中医杂志,2001;23(5):45
[15]王萍芬.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6.
[16] 陈桂君.捏脊疗法对疳积患儿胃肠胰功能影响的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6):377, 百拇医药(潘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