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77801
温补法治疗慢性腰痛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按摩与导引》 2007年第4期
     慢性腰痛是长期反复发作的以腰部疼痛为特征之疾病。现代医学包括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炎等,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之范畴。笔者在排除求诊者患有腰部骨折、肿痛、结核等情况外。应用中医理论,溯源求本,认为慢性腰痛,病位于腰。大多数肾虚为本,故运用中医温、补法,温阳补肾、滋阴补肾、温经舒络,从而达到阴阳平和、经络荣通、疼痛消减。笔者多年来运用此方法,可以有的放矢、执简除繁,能够有较好的疗效,故作本文以馈同行,并诚望斧正,以资裨益。

    1 肾虚论治慢性腰痛之中医理论依据

    1、1肾虚是腰痛的原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肾主身之髓”。这说明肾具有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充盈,可以充养骨髓,骨质才能强壮,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指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而“腰背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医部全录》,况且足少阴肾经通过经筋沿着脊柱,夹脊旁肌肉上至颈部,加强了肾与腰的关系,正如《素问·经筋》所说:“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阳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所以一旦肾精气亏虚,骨髓失充,骨骼失养,腰脊不能得到温煦濡养,则发为腰痛,也就是《素问·病能论》所云:“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翻译过来是这样:少阴肾经脉贯串肾脏。并络肺脏。今冬天诊得肺脉一浮迟脉,是精气不足,肾脏有病,所以腰痛。
, http://www.100md.com
    1、2腰痛日久波及肾虚肾位腰中,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内藏真阴真阳,是机体脏腑阴阳之本,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也说:“夫精者,生之本也”。腰是人体大关节,负起承担人体重量之任务。腰与肾解剖位置非常密切,生理功能息息相关,两者互根互济、荣损与共,长期反复腰痛,久病必虚,波及肾虚,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摇转不能。肾将惫矣”,张景岳也认为:腰痛悠悠,屡民不已者,肾之虚也。

    2 温补法治疗慢性腰痛之临床应用

    2、1推拿治疗

    ①双拇指推督脉。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②双掌根推腰背部膀胱经。要求用力沉稳,透热。

    ③掌根横擦命门、腰阳关、用力平稳略有欣快,透热,肾阳虚者,必须有些烫热。
, 百拇医药
    督脉沿脊柱里面上行,与肾、脊髓联系密切;膀胱与肾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挟着脊柱到达腰部;命

    牵引能起到加大纤维环外周的压力以降低纤维环内的压力,从而促使突出物复位已达到缓解症状之目的。

    按摩对本病的治疗能起到通经活血,缓解痉挛。消肿止痛,剥离突出物与神经的粘连,还纳复位的作用。如推揉法可松弛腰部肌肉,肘压法可通经活血。掌压患椎棘突可矫正反向的生理幅度,点腰阳关、大肠俞、志室穴可通经活血、缓解痉挛,双掌揉腰椎两侧能缓解痉挛、消散炎症水肿,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等穴可缓解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推扳腰部和下肢屈髋法可使突出物还纳复位。剥离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

    治疗和预防本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本病的急性发作期要多卧少动并且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 百拇医药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以减少本病的发病诱因和病情的加重。

    3、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以增强腰部抗外力冲击的能力。门、腰阳关、为补肾治腰痛之要穴。故以上三部操作,相须相助,共奏补肾填精、鼓舞经气之功。

    ④滚腰部、下肢膀胱经。术者用力自然轻松,患者放松舒适。

    ⑤肘压拨志室、肾俞、大肠俞及阿是穴,用力深透缓和,角度小、频率慢,以求患者有酸胀但不疼痛。并且有欣快之感。

    ⑥掌根揉按腰部膀胱经。动作缓和有力度,术者不躁不火,患者安详气和。

    ⑦拇指揉按秩边、委中、三阴交、太溪。用力深透,要求得气。

    以上四曲鸣作,有荣通经络、活血止痛之能。
, 百拇医药
    ⑧腰部斜扳。有腰椎棘突错位者,可令其侧卧,术者一手抵住其肩前部向后用力。另一手肘部内侧抵住其臀部向前下用力,中指轻按错位之腰椎棘突,用来体会双手用力交叉点是否到该棘突,然后轻轻摇晃其腰部,待患者放松时,巧用力,以听到腰椎响声或中指感到该错位棘突滑动。即为复位成功。

    2、2针灸治疗笔者治疗慢性腰痛。不仅取近、远部穴位,如腰部及下肢的阿是穴,并且又注重辨证取穴,如肾俞、秩边、委中、三阴交、太溪。肾俞乃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肾虚是慢性腰痛之原因,故取肾脏之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壮腰,主治肾脏之疾患,三阴交是肾、脾、肝三条阴经之交会穴,有滋补肝肾之功,太溪,肾脏之原穴,太者,大也,尊贵之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阴中之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有补肾培元之效。秩边、委中,属于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同属同气,经气互相输注,于是《灵枢·经别》说到:“足太阳之正,别人胭中……属于膀胱,散于肾;足少阴之正,至胭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并且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柱、抵腰、穿过下肢,取其穴位,既可疏通经气,又可滋补肾经,实乃一举两得之妙。
, 百拇医药
    以上穴位针刺得气后,捻转补法。针刺得气与否,影响到治疗效果,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标幽赋》甚至说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阳虚或夹寒湿型腰痛,采用温针法,阴虚则禁。将艾条剪成长约2cm套于肾俞、次髑、秩边、委中穴的针柄上,用火点燃。慢性腰痛者,久病缠绵,经气不振,筋络疲惫,借艾叶之辛温芳香,鼓舞肾、膀胱经的经气。达到温通经络、活血祛瘀之目的。

    中药治疗:

    古人云: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慢性腰痛以肾虚为主,故以补肾填精为治则,偏于肾阳虚者。宜用右归丸,偏于肾阴虚者,要用左归丸,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常常兼有中气虚、下肢麻痹不仁、冷痛者。即可以加入甘温、甘热、温经之类的药。另外根据阴阳互根之原理。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阳药,恰如张景岳所说:“故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 百拇医药
    3 体会

    清代医家程国彭说过:大抵腰痛,悉属肾虚,既夹邪气,必须祛邪,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慢性腰痛以肾虚为主,应用温补法,补肾填精,所谓对证治疗。推拿、针灸、汤药,三者既可互相配合使用,又能单独使用。

    推拿者,要练得手法灵巧,能准确地触摸到患者的痛点、劳损点、条索状物和脊椎棘突偏歪与否,如《医宗金鉴》所说:“以手摸之,自悉其情。”操作时,自始至终要贯彻有力、持久、柔和、深透之要求,并且要懂得手法之间的配合,如推与擦,拨与揉,恰如中药之相须,使手法之间加强作用。术后患者感到舒畅灵活、焕然一新,所以“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医宗金鉴》

    针灸运针也如此。《灵枢·终始篇》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正常的得气(谷气)感应,是针下满实而缓,患者感到舒适,不正常的得气(邪气)感应,则是针下紧急,运针滞涩,患者感痛苦。

    中药的治疗体现了“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道理,为了加强作用,针对广东患者爱煲汤的特点,属三因制宜,平时患者可以服用药膳。如用猪腰、杜仲放在瓦煲用明火炖水喝。这也是药食同源。, 百拇医药(黄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