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80571
按摩治疗胃下垂300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按摩与导引》 2007年第5期
     胃下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胃胀、下坠不适、腹痛,食后加重,神疲纳呆,乏力消瘦为主要症状;胃小弯下降至髂嵴水平以下为体征。北方发病较多。本人从事按摩工作30多年。治疗过400多例胃下垂患者,现将有完整记载和能够随访到的典型病例300例治疗体会归纳整理,与同事们商讨并共同提高。

    1 临床资料

    300例患者中,女性202例,男性98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62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的一年半,最长的30年。该类患者大部分形体消瘦,少气无力,X线检查胃小弯在髂嵴水平以下甚至更低。

    2 治疗原则

    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滋肾固本,托腹举胃。

    3 治疗方法

    3.1 腹部操作
, 百拇医药
    3.1.1单掌摩全腹:患者仰卧,双腿屈曲,术者立于病人右侧,右手顺时针方向摩全腹,向上力大于向下力,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一般需6-8分钟。

    3.1.2 双掌托腹:由右下向左上双手托举腹部。边托举边颤抖共举16次。向上托举时病人配合做深呼气运动,放下时吸气,以使膈肌上升,使胃在上举时能有空间容纳,减少上举阻力。

    3.1.3穴位操作:指按点揉关元、气海、天枢、中脘,以轻揉舒适为度,指力按右下左上方向,每穴操作1.5分钟。

    以上操作过程中和结束后。病人腹部会有温热、升腾、舒适之感觉,并可闻及明显肠鸣音。

    3.2 背部操作

    3.2.1 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均匀呼吸,术者立于病人左侧。双掌加大拇指推揉点按大肠俞、肾俞、胃俞、脾俞、肝俞,每穴1.5分钟,匕述操作左侧为主自下而上。
, 百拇医药
    3.2.2 双手拇、食、中指提捏督脉经线5-7遍。

    上述操作均以轻力为主,由右下至左上方向进行。治疗7日为1个疗程,1个月治2-3疗程,总疗程视病情轻重及疗效而定。

    3.3 其它

    3.3.1 拇指同时按揉双侧足三里3-4分钟。

    3.3.2 可要求患者自己按摩劳宫、足三里、涌泉等有补益功效的穴位。经常做腹部托举按摩和腹部保健按摩操。以增强和巩固疗效。

    胃下垂医疗体操如下:

    (1)腹式呼吸举腿法:仰卧双腿一起或左右交替抬至90°,稍停片刻放下,反复数次并配以腹式呼吸。

    (2)双足空中蹬车法,仰卧屈膝屈髋在空中做蹬车动作1-2分钟。
, http://www.100md.com
    (3)双手抱膝屈腰法:仰卧、双腿举至90°,屈膝,然后双手抱膝,抬臀抬髋使腰部屈曲,稍停片刻复原。反复数次。

    (4)仰卧起坐收腹法:仰卧、双下肢伸直靠紧,双手合十在枕后交叉,腹部肌肉用力收缩,同时上身抬起坐立,慢慢躺下还原,反复数次。

    (5)收腹抬臀缩肛法:仰卧屈膝抬臀,足蹬床面,肛门紧缩,停半分钟后,臀部着床,腹肌放松休息片刻。反复做数次。

    (6)静卧双撑摩腹法:仰卧、双掌紧贴下腹部,循顺时针方向揉全腹部。自右下腹横过上腹转向左侧,循环全腹部,连续摩揉10-20遍。

    4 治疗效果

    4.1 疗效标准痊愈为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查胃回复至正常位置,随访两年无复发;显效为症状基本消失。但饱食或劳累后仍有不适,x线检查胃未接近正常位置;有效为症状明显改善,下坠胀痛不适仍存在,X线检查胃未回复至正常位置;无效为症状特征均无明显改善。
, http://www.100md.com
    4.2 治疗结果痊愈168例,占56%;显效120例,占40%;有效11例,占3.6%,无效l例,占0.3%。

    5 典型病例

    李某,女、48岁,英语教师。2005年4月7日就诊。主诉食欲不振、腹部胀满,隐痛、少气无力,饭量极少。查患者明显消瘦体形,身高163em,体重33kg,腹壁松弛无力。x线示胃小弯在髂嵴水平。接诊后按上述方法治疗2个月6个疗程.并嘱患者逐渐增加食量和荤食,2月后病人痊愈,完好如常人。

    刘某,女,50岁,家庭妇女。1996年9月18日就诊。主诉腹胀下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喜卧厌动。查患者形体消瘦,皮肤蜡黄,腹壁松弛无力。身高161cm,体重32kg。x线示胃小弯在髂嵴下2cm。用上法治疗3疗程,患者食欲增加,下坠感减轻。继续治疗3个疗程,期间鼓励患者增加活动和营养。配合自我按摩和保健操,2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隔1月又做两疗程以作巩固,后查胃回复至正常位置。
, http://www.100md.com
    6 结论

    胃下垂属于中医胃脘痛之范畴,治疗时采用健脾和胃,理中补气,兹肾固本,托腹举胃的原则。腹部操作能增加腹部肌肉的力量,加强脏器自身的收缩能力和固位韧带的固位作用,提升中气,健脾和胃,背部操作的目的是补益气血,滋肾固本,改善病人体质。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重点操作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取其具有理脾气、调气血、补虚弱的作用。大量实践证明,按摩足三里穴有增加胃张力和蠕动的作用,胃俞则有理气和胃之功效,而腹部的天枢、中脘、关元、气海等穴则可调节阳明经气。加强腹壁肌肉收缩,鼓舞胃气,补中益气,提气举陷,使胃体得以复常。因此疗效较好。

    治疗期间。病人的锻炼和自身按摩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增强信心,延续疗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应注意忌生冷,食后平卧半小时,腹部保暖,情绪开朗。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是治疗本病的自身因素。, 百拇医药(雷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