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676678
中医综合治疗嗅觉减退1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2期
     关键词:嗅觉减退;综合治疗;案例

    钟兰老师擅长针灸等传统疗法综合治疗顽固性疾病。尤其强调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针药并用、辨证论治疑难杂症。包括耳鼻喉科久治难愈的患者,经师精心调治。亦取得可喜疗效。下面仅录老师结合方药、针灸与拔罐治疗嗅觉减退、经3次后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1例报道。

    申某某,女,53岁。自述长期颈椎病及慢性胃炎,平时易感冒(月均2-3次),自用“滴鼻液”、“红霉素软膏”或“氯霉素”等药好转,未就医,亦未寻求手术等进一步治疗。2年前左侧面瘫,行艾灸(舍麝香)1周,1日1次后改3日1次。坚持1月后愈。今年1月感冒后出现嗅觉消失,自用以往药物无效。于成都市某五官科发现“鼻中膈偏曲,鼻甲肥大”。予“艾维多”、“特普宁”及院内制剂“辛答颗粒”等,自仅用处方中的中成药。今年3月略有恢复,可闻及气味,但不辨香臭,自觉各种气味均刺鼻。口微苦,未述口干,食欲可。易失眠,溲黄赤。6月26日初诊。PE:生命体征平稳,嗅觉减退分辨力差(艾灸烟味不可闻),双侧天牖穴压痛。舌体萎软、后方见齿痕、色淡红,苔白、略黄腻,脉沉滑、左脉尤甚。师予针、灸、药、罐并用。瞩患者平卧,针刺上星、天牖(双)、风池(双)、迎香(双)、曲池(双)、中脘及足三里(双),其中中脘加盒灸。足三里加温针灸,治疗30分钟。同时拔罐大椎、肩髑(双)及期门(双),治后上述穴位均留明显罐印,以期门最显;另加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3剂),组成如下:黄芪10g,党参12g,白术12g,甘草6g,升麻12g,当归10g,陈皮12g,防风12g,薏苡仁20g,白芍12g,川芎10g,苍耳子12g,上药水煎服,tid。嘱患者每日坚持艾灸大椎、神阙及(双侧)足三里1次,每穴各5分钟,以配合治疗。7月3日复诊。自觉可闻及醋酸味及熏香味,其它气味仍难辨别。舌边、尖略红,苔白少、微黄。右脉沉实、左脉滑。师予针刺上星、天府(双)、攒竹(双)、迎香(双)、孔最(双)、中脘、水道、足三里(双)及太冲(双),中脘及水道加盒灸、足三里加温针灸,治疗30min;拔罐大椎、肩髑(双)及期门(双),拔后罐印较上次明显减退。
, http://www.100md.com
    7月8日再诊,患者已可明显闻及艾条及清凉油气味。但因工作、服药不甚连贯。本次舌体较胖嫩、苔白,脉滑。予孔最(双)、足三里(双)温针灸,中脘、水道针刺合温合灸,上星、攒竹(双)、迎香(双)针刺治疗30min;太冲(双)、期门(双)及肩髑(双)拔罐lOmin。1个月后电话追访。患者述遵嘱坚持在家艾灸;嗅觉虽不及病前,但可辨识更多气味,尤其较重气味(如各种调料)已无障碍,仅清淡气味(如茶叶)尚困难,令患者很有信心,准备闲时前来续治。3月后再访,患者述偶有少数清淡气味辨识欠准。余无异常。

    方解:初诊患者为嗅觉减退证属脾肺气虚、肝经湿热(湿重于热),兼有表证,治以补益脾肺,清热利湿,兼顾解表:针刺上星、天牖、风池祛风解表,迎香清利鼻窍,曲池清热利湿,中脘及足三里调理脾胃、补益中土(培土生金);盒灸中脘、温针灸足三里以补气温阳;拔罐大椎祛风利湿,肩髑解表,肝募期门清利肝经湿热(且肝经循行经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另配合方药健脾益气。复诊时患者脾肺气虚仍在,湿热较前明显减退(热象尤退),故继续补益脾肺,兼以利湿:针刺上星、天牖祛风解表。远近配穴攒竹、迎香及孔最以清利鼻窍,曲池清热利湿,中脘、足三里调理脾胃、补益中土,太冲平肝;盒灸中脘、温针灸足三里补气温阳;拔罐大椎祛风利湿,肩韶解表,期门清利肝经湿热。再诊时湿邪滞留,治以利湿健脾、扶正祛邪:温针灸孔最、足三里以健脾,针刺合温盒灸中脘、水道行气利湿,局部取穴上星、攒竹、迎香通窍除秽,太冲、期门及肩髑利湿平肝。仅治3次,即收显效,(可视为临床明显好转)。因条件所限,患者未能坚持完整的方药合治,师认为但能配合,其嗅觉将恢复更佳。患者体质素弱(反复感冒),外院发现“鼻中膈偏曲、鼻甲肥大”,可造成鼻腔阻塞。气流进出时嗅觉细胞未能接触鼻粘膜,继而引起呼吸性嗅觉减退:患者曾屡用滴鼻液,此次发病继发于感冒,滴鼻液和病毒感染都可能侵犯嗅粘膜。使之未能感知嗅素。造成感觉性嗅觉减退——可以说患者的嗅觉减退属于混合性。此外,患者既往曾患面瘫,临床虽愈,但面神经、三叉神经仍可能残留病毒。故不排除余毒侵犯嗅神经的可能。且西医对治嗅觉减退常用抗生素、激素及各种滴鼻液等:抗生素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激素有副作用,而久用滴鼻液会使鼻粘膜干燥、损害嗅觉。而祖国传统医学对嗅觉减退有一定效果,《黄帝内经》中有对本病的描述。类似其中的“鼻槁”、“鼻窒”。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颇多。如方药、外治(滴鼻、吹鼻、洗鼻、塞鼻、熏鼻)、针刺、穴位埋线、耳针、穴位注射、指针、灸法、热熨、按摩、灼烙、食疗及其它民间疗法。但经文献检索,目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多种治法治疗嗅觉减退的临床病例尚不多见。钟兰老师对本例的治疗,走出整体施治的蹊径。, http://www.100md.com(钟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