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按摩治疗 点按穴位
中风又名“卒中”,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现代医学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这对患者及家人都将造成巨大的精神、身体和经济的负担。目前,我们根据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运用传统手法,通过对患者进行点穴,分筋理筋和活络法(被动运动)等按摩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恢复其身体功能的目的,在脑血管疾病早期的功能锻炼上,尤其是在被动的功能锻炼和恢复期降低肌张力上,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在多年临床治疗中,对6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点穴、按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6年2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共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69例,其中男性病例39例,女性病例3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其中40岁以下2例,41~50岁9例,51~60岁21例,61~70岁37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来确诊,全部病例均有做头部CT。在69例中脑出血15例,脑血栓形成52例,脑栓塞2例。合并高血压者41例,合并冠心病者25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脑栓塞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所致。
, 百拇医药
2 诊断标准
①具有中风的发病史。②主要症状:肢体麻木瘫痪、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记忆力减退、烦躁或抑郁等。③神经系统和CT或者磁共振检查均有异常。④注意同痫证、厥证、惊证相鉴别。
3 治疗方法
病人俯卧位。医者以掌按揉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重点在天宗、心俞、及其肺俞、肝俞、胆俞、肾俞,以患侧为主,反复2~3次。再在脊柱两侧施以滚法治疗并向下至臀部、大腿及小腿后部。并由拇指揉按患侧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使患者有酸胀感。尔后以中指沿督脉走向由上至下叩击2~3次。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师双手拿患者两侧肩井,点风池穴,松解两侧肩颈肌肉点压弹拨锁骨上窝处的臂丛神经及血管,使患者上肢产生明显的酸麻胀痛感。肩肱部重点点揉肱二头肌长短头,可预防日后并发肩关节痉痛,上臂抓捏揉按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用手指弹拨上臂内侧的神经干和肌腱,依次点按青灵、曲池、合谷穴,在肘部弹拨前臂肌腱,可引起手腕、手指的反射运动,患者侧卧位。医师对患侧下肢肌肉丰厚处施以推拿揉按,然后重点点压跟腱,依次点按梁丘、足三里、上下巨虚、悬钟、昆仑及涌泉穴。大部分病人致既使患肢无随意运动,通过点按足三里、巨虚穴,可以引出大腿肌肉收缩及踝背伸,有些病例甚至可以抬起小腿将膝关节屈曲,使病人认识到自己能动。
, 百拇医药
以上按摩疗法每天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
嘱咐陪护人员同患者作运动练习每天1次。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57岁,脑血栓后遗症,右侧偏瘫,肢体麻木,语言不利,服用多种药,效果不理想,生活不能自理。后来我处经上述手法治疗3个疗程后,记忆力恢复,能看报读书,生活完全能自理。
5 疗效标准及结果
以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①基本恢复:神经系统体征全部或基本恢复正常。②显效:神经系统体征明显好转。③好转:神经系统体征有所好转,或比治疗前有所提高。④无效:神经系统体征仍停留在治疗前水平。其中基本恢复26例,显效2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合并糖尿病者)有效率达95.6%。
, 百拇医药
6 讨论与体会
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为风火痰湿壅盛,气血郁阻;其本则属肝肾不足,气血衰少。
本组手法中滚法以疏经活络,揉法以活血化瘀,拿法以激发经气。因肝主筋,肺主气,所以点按肝俞、肺俞调气理筋,点风池、可息风通络,点肩井调理周身之阳气,配合局部穴位以达治愈本病之功效。痰火内扰者泻丰隆,阴虚火旺者加点涌泉、曲池。在施治过程中,操作手法应以中医辨证为准则,要因人而异,适当地调整手法,要力求轻重得当,刚柔相济,补泻结合,以达到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目的。
治疗的时机对于疗效至关重要,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3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也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临床观察表明,中风后如果治疗得当及时,使髋、膝、踝、肩、肘、腕各个主要关节能恢复运动功能,再加患者能认真配合做功能锻炼,大部分人是完全可以重新生活自理的。 实践证明,点穴、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拇医药(于洪波)
中风又名“卒中”,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现代医学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这对患者及家人都将造成巨大的精神、身体和经济的负担。目前,我们根据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运用传统手法,通过对患者进行点穴,分筋理筋和活络法(被动运动)等按摩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恢复其身体功能的目的,在脑血管疾病早期的功能锻炼上,尤其是在被动的功能锻炼和恢复期降低肌张力上,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在多年临床治疗中,对6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点穴、按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6年2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共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69例,其中男性病例39例,女性病例3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其中40岁以下2例,41~50岁9例,51~60岁21例,61~70岁37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来确诊,全部病例均有做头部CT。在69例中脑出血15例,脑血栓形成52例,脑栓塞2例。合并高血压者41例,合并冠心病者25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脑栓塞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所致。
, 百拇医药
2 诊断标准
①具有中风的发病史。②主要症状:肢体麻木瘫痪、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记忆力减退、烦躁或抑郁等。③神经系统和CT或者磁共振检查均有异常。④注意同痫证、厥证、惊证相鉴别。
3 治疗方法
病人俯卧位。医者以掌按揉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重点在天宗、心俞、及其肺俞、肝俞、胆俞、肾俞,以患侧为主,反复2~3次。再在脊柱两侧施以滚法治疗并向下至臀部、大腿及小腿后部。并由拇指揉按患侧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使患者有酸胀感。尔后以中指沿督脉走向由上至下叩击2~3次。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师双手拿患者两侧肩井,点风池穴,松解两侧肩颈肌肉点压弹拨锁骨上窝处的臂丛神经及血管,使患者上肢产生明显的酸麻胀痛感。肩肱部重点点揉肱二头肌长短头,可预防日后并发肩关节痉痛,上臂抓捏揉按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用手指弹拨上臂内侧的神经干和肌腱,依次点按青灵、曲池、合谷穴,在肘部弹拨前臂肌腱,可引起手腕、手指的反射运动,患者侧卧位。医师对患侧下肢肌肉丰厚处施以推拿揉按,然后重点点压跟腱,依次点按梁丘、足三里、上下巨虚、悬钟、昆仑及涌泉穴。大部分病人致既使患肢无随意运动,通过点按足三里、巨虚穴,可以引出大腿肌肉收缩及踝背伸,有些病例甚至可以抬起小腿将膝关节屈曲,使病人认识到自己能动。
, 百拇医药
以上按摩疗法每天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
嘱咐陪护人员同患者作运动练习每天1次。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57岁,脑血栓后遗症,右侧偏瘫,肢体麻木,语言不利,服用多种药,效果不理想,生活不能自理。后来我处经上述手法治疗3个疗程后,记忆力恢复,能看报读书,生活完全能自理。
5 疗效标准及结果
以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①基本恢复:神经系统体征全部或基本恢复正常。②显效:神经系统体征明显好转。③好转:神经系统体征有所好转,或比治疗前有所提高。④无效:神经系统体征仍停留在治疗前水平。其中基本恢复26例,显效2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合并糖尿病者)有效率达95.6%。
, 百拇医药
6 讨论与体会
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为风火痰湿壅盛,气血郁阻;其本则属肝肾不足,气血衰少。
本组手法中滚法以疏经活络,揉法以活血化瘀,拿法以激发经气。因肝主筋,肺主气,所以点按肝俞、肺俞调气理筋,点风池、可息风通络,点肩井调理周身之阳气,配合局部穴位以达治愈本病之功效。痰火内扰者泻丰隆,阴虚火旺者加点涌泉、曲池。在施治过程中,操作手法应以中医辨证为准则,要因人而异,适当地调整手法,要力求轻重得当,刚柔相济,补泻结合,以达到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目的。
治疗的时机对于疗效至关重要,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3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也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临床观察表明,中风后如果治疗得当及时,使髋、膝、踝、肩、肘、腕各个主要关节能恢复运动功能,再加患者能认真配合做功能锻炼,大部分人是完全可以重新生活自理的。 实践证明,点穴、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拇医药(于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