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07230
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TCD和血液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10期
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TCD和血液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TCD和血液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的疗效和TCD,及其血液D-二聚体(DD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口服西比灵加能量合剂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等临床体征积分和血液DDi含量变化。结果:两组间疗效经PRidit分析具有明显差异(U=3.6169,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眩晕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颈肩痛、头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收期最大血流速度(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基底动脉的TA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液DDi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血液DDi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1.1528,P<0.01)。结论:穴位手法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和头痛等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降低血液中DDi含量,其疗效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血液理化性质有关。

    关键词:穴位手法 颈性眩晕 TCD D-二聚体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其中颈性眩晕临床上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颈椎病患者中的70%,多见于45~60岁的病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穴位手法是我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所创立的,运用手法直接对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等穴位进行手法推拿,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有效手段,自2003年8月至2005年3月,笔者观察了穴位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积分、TCD变化,发现穴位手法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和头痛等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其疗效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于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进一步观察了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D-二聚体(D-Dimer,简称DDi)含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诊断标准根据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性眩晕诊断标准。

    1.1.1 临床诊断颈性眩晕:需符合以下条件: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1.1.2 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与影像学TCD检查所见相符。

    1.2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病例诊断标准;TCD检查有异常者。

    1.3 病例排除标准 虽有典型的颈性眩晕临床表现,但影像学所见正常或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性眩晕临床症状者;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晕患者;外伤所致的颈椎病导致的颈性眩晕;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全身性疾病者;未按规定治疗或中途退出而无法判断疗效者。

    1.4 一般资料 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纳入研究顺序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和口服西比灵加能量合剂组(对照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6岁,平均48.7±7.8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7.8年;对照组80例,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7岁,平均49.7±8.4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9.2年。其中治疗前后完成观察的病例治疗组有71例,对照组有58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主要仪器与试剂 TCD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Elegre SONOLIN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MHz;DDi测定采用日本生产SysmexCA-1500全自动血栓/止血分析仪,用575nm波长;试剂为德国产:REAGENT:D-Dimer PLUS试剂、AC-TIVATOR:D-Dimer PLUS加速剂、REAGENT DILU-ENT:D-Dimer PLU复溶液(生产商为;DADEBEHRING MARBURG GMBH(德国),批号:LOT37912)。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指端于风池、风府穴施用按、揉、指掐等手法,约5min,接着于肩井穴施用滚法、拿法,约5min,再用拇指罗纹面于双侧太阳穴施用环揉手法约3min,并点按百会、按揉翳风约3min,最后结合按、揉、滚等手法作用于颈项肩背部,待肌肉放松后,行颈椎关节拔伸手法,约5min,每天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选用西比灵口服,每次10mg,每天1次,于晚睡前服用;能量合剂(VitClg,肌苷0.2g.辅酶AIOOU,VitB6 0.1g,加入10%GNS 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和体征消失,可参加工作和劳动;好转: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明显减轻,但有时复发;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任何改善。

    3.2 临床症状及体征 采用计分法

    3.2.1 眩晕:重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和景物旋转感,头身不敢转动或单纯头晕,心烦意乱,难以胜任工作者计3分;中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旋转或晃动感,但不影响生活或单纯头晕而影响活动,但能坚持工作者计2分;轻度:自觉头晕目眩,无自身或景物旋转感或晃动感或单纯头部昏沉而不影响活动者计1分;无者计0分。

    3.2.2 颈肩痛:重度:颈肩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者计3分;中度:颈肩常自觉有疼痛,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但不须卧床休息者计2分;轻度:颈肩偶发疼痛,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能坚持工作者计1分;无者计0分。

    3.2.3 头痛:重度: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采用止痛措施(药物)无明显缓解者计3分;中度:头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但不须卧床休息,用止痛措施后疼痛暂缓者计2分;轻度:头痛明显,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能坚持工作,有时需服止痛药者计1分;无者计0分。

    3.3 TCD检测 经颈窗和枕窗检测患者双侧椎动, http://www.100md.com(张盛强 张继平 张劲丰 张奋耿 陈东军 黄仕达 朱 干 庄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