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8245
项背肌筋膜炎40例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按摩与导引》 2010年第1期
     循环,从而巩固并加强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同时,施用本法还可以减轻因手法刺激过度而对机体局部的不良反应。

    3,3中药内服治疗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巩固并提高治疗效果,尝试着在上述外治法的基础上配合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剂,随症加减治疗本病,以贯彻“内外合参,表里同治”的思想。

    处方: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2g、炒白芍12g、陈皮8g、升麻8g、柴胡8g,羌活5g防风5g、生甘草5g。

    本方化生气血、升阳固表。黄芪、党参配合当归、白芍等药物用以养血柔筋,和营止痛。“背为胸之府,为肺所属”,加羌活、防风宣肺透邪,祛风湿,解痹痛。诸药合用,共奏助卫固表、养血舒筋,宣通脉络,解痉止痛之效。

    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病程有长短,应根据临床见症,施予加减。外感风寒者,加葛根、桔梗,项背酸痛者,加鸡血藤、桂枝;因天气变化而痛甚者,加海风藤、威灵仙;有外伤史者,加姜黄、苏木、续断。
, 百拇医药
    4 典型病例举例

    李某某,男,45岁。项背部酸痛不适,反复发作5年余,2002年11月5日来诊。1个月前因受凉而诱发,颈项及背部酸病、僵硬、有沉重感,每因天气变化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项背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工作。触诊可见项背部肌紧张,双侧肩胛骨内缘有广泛压痛,肌肉僵硬,右侧尤甚,并可在右侧肩胛骨内侧缘触及条索状纤维小结;项背部屑伸活动受限;各种神经挤压试验均正常;x钱平片无阳性体征。据此诊断为项背肌筋膜炎。针对该患者的病症,采取“三步推拿法”(松解法、理筋法、调理法)辅以湿熟敷治疗1个疗程(10次),症状有所缓解。介于该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加之工作压力较大,故自第2个疗程起,在原手法加外敷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内服中药(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2g、白芍12g、陈皮8g、升麻8g、柴胡8g、羌活5g、防风5g、桂枝3g、葛根6g、桔梗6g、威灵仙5g、川断5g、三七5g、橘络lOg、赤芍5g、甘草5g)治疗后,诸症得以明显缓解。继而综合使用上述方法进行第3疗程巩固治疗,并结合颈项部主动功能锻炼。该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 百拇医药
    5 疗效评判标准

    笔者依多年临床经验,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临床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作出了“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四级划分,以力求利用统计学原理尽量客观地反映临床数据。

    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压痛不明显,活动自如,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但劳累或受风寒后项背部仍有轻度压痛;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纤维炎性结节缩小,压痛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6 结果

    针对本组的40例患者,采用以推拿手法治疗为主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的综合疗法治疗,按每10次为1个疗程计算,治疗1个疗程(10次)者15例占37.5%,治疗2个疗程(20次)者17例占42.5%,治疗3个疗程(30次)者8例占20%,平均18.25次;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
, http://www.100md.com
    5 讨论与体会

    项背肌筋膜炎在中医骨伤推拿科临床上较为多见。就祖国医学的理论角度而言,本病当归属于“痹证”的范畴。外伤失治或劳损过度,导致气血暗耗,脉络不和,血不荣筋,则肢体不用。笔者以为这是本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正气虚则邪气乘虚而入,卫外不固,腠理空疏,外邪内袭,则使气血闭阻,经气不宣,脉络失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与职业性劳动、轻微外伤,尤其是软组织的细微损伤有关。在外伤、劳损、牵拉、寒冷等因素作用下,局部肌肉、肌腱发生无菌性炎症,使肌筋膜变性纤维化,形成条索状及结节状物。有炎性变的肌筋膜,其间的感觉神经将受到炎症环境中致痛物质的刺激及炎性水肿组织的压迫而导致疼痛,并因此在肌肉活动,牵拉或摩擦时引起疼痛。因受力关系,压痛点、条索状及结节状物多位于肌筋膜骨附着处或肌肉肌腱交界处。疼痛带来的反射性肌肉痉挛可引起局部缺血,以致肌肉内代谢物质不能排出,刺激局部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这种“损伤——疼痛——肌肉痉挛”的反复恶性循环,最终使颈项背部广泛性酸胀痛。改变这种状况,其根本是改善局部血循环,消除肌肉痉挛,解瞄溶痛。
, 百拇医药
    在治疗上,理应标本兼顾,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治疗原则指导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施用了以推拿理筋手法治疗为主,辅以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推拿手法治疗,可使上、下气血贯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痛阈,促使炎症及水肿吸收,松解肌肉痉挛。当然,所施用的手法应做到用力适当,循序渐进,切忌暴力,以防引起新的创伤。其中,手法操作中所点按的“阿是穴”及其邻近的腧穴,参照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旨在疏散风寒,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以达通则不痛之目的。

    此外,在手法治疗后配合局部中药湿热敷以巩固并提高疗效。在此基础上,配合内服补中益气汤化气、养血、舒筋,升阳、助卫、固表,以奏宣通脉络,解痉止痛之效。

    推拿手法、中药内服和夕卜敷三法配合施治,以充分体现祖国医学之“整体合参,内外同治”的治病特点。

    患者接受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后,应积极做好后期的保养调护。除了避免外伤以外,还须纠正不良的劳作姿势,加强项背肌功能锻炼,积极参加如体操、太极拳等体育活动,以增强项背部的肌力和身体素质。另外,还应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等等,这对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百拇医药(殷 楠)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