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慢性泄泻56例的疗效观察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慢性慢泻是指久治不愈而言,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按摩治疗慢性泄泻的手法,行之有效,写出来供同行参考使用。
1 临床资料
共计观察治疗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18岁;病长最长的3年,最短的2个月。
2 治疗
2.1治则 健脾和胃、温肾壮阳、疏肝理气。
2.2取穴 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2.3手法 一指禅推法、摩法。
2.4操作 患者侧卧位,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缓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返5~6遍,然后摩腹,时间约8分钟。
2.4.1背部操作:
2.4.1.1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
2.4.1.2手法:患者俯卧位,用滚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往返3~4遍。再在左侧背部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时间约10分钟。
2.4.2 辨证加减:
2.4.2.1 脾胃虚弱:在气海、关元、足三里用轻柔的按、揉法治疗每穴约2分钟,在气海穴治疗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重点在胃脘部,摩法以逆时针方向进行,往下至腹部时间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2.4.2.2脾肾阳虚:用轻柔的按揉法在气海、关元治疗,每穴约3分钟。
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及骶部八髋穴,以透热为度。
2.4.2.3肝气(横逆)乘脾: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章门、期门治疗,时间约6分钟。
斜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肝俞、胆俞、膈俞及太冲、行间。
3 治疗结果
共计观察治疗56例,其中治愈48例,约占85%;好转6例,约占11%,无效2例,约占2%。
4 讨论
本症在《内经》中有“濡泄”、“洞泄”、“注泄”等名称,引起慢性泄泻的原因多是由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气乘脾,导致脾失健运,而引起泄泻,采用上述手法,治以温阳、健脾、理气,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http://www.100md.com(温建军)
1 临床资料
共计观察治疗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18岁;病长最长的3年,最短的2个月。
2 治疗
2.1治则 健脾和胃、温肾壮阳、疏肝理气。
2.2取穴 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2.3手法 一指禅推法、摩法。
2.4操作 患者侧卧位,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缓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返5~6遍,然后摩腹,时间约8分钟。
2.4.1背部操作:
2.4.1.1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
2.4.1.2手法:患者俯卧位,用滚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往返3~4遍。再在左侧背部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时间约10分钟。
2.4.2 辨证加减:
2.4.2.1 脾胃虚弱:在气海、关元、足三里用轻柔的按、揉法治疗每穴约2分钟,在气海穴治疗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重点在胃脘部,摩法以逆时针方向进行,往下至腹部时间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2.4.2.2脾肾阳虚:用轻柔的按揉法在气海、关元治疗,每穴约3分钟。
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及骶部八髋穴,以透热为度。
2.4.2.3肝气(横逆)乘脾: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章门、期门治疗,时间约6分钟。
斜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肝俞、胆俞、膈俞及太冲、行间。
3 治疗结果
共计观察治疗56例,其中治愈48例,约占85%;好转6例,约占11%,无效2例,约占2%。
4 讨论
本症在《内经》中有“濡泄”、“洞泄”、“注泄”等名称,引起慢性泄泻的原因多是由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气乘脾,导致脾失健运,而引起泄泻,采用上述手法,治以温阳、健脾、理气,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http://www.100md.com(温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