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3)
第1页 |
参见附件(1596KB,2页)。
治疗后,治疗组上、下肢0-1+级累积率分别为70%和76.67%,对照组上、下肢0-1+级累积率分别为53.33%和53.33%,两组肌张力均有改善,经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P均<0.01),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的肌张力和治疗后上肢的肌张力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经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肌张力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比较。
由表4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升高,经配对t检验,P均<0.01,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较对照组的值大,经协方差分析检验,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5 讨论
四海为营卫气血十二经脉的汇合处,四海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水谷之海充足则可支持气海、血海及髓海,气海、血海充足则可生精充实髓海,只有脑、冲脉、膻中、胃之间的有机配合,才能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中风的病位在髓海,病因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气血逆乱、痰浊、瘀血、风火为标。在脏腑经络来说,脏腑为本,经络为标。因此针刺治疗中风,不能以经络为病位出发去指导临床针刺治疗中风,而应该从脏腑经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审视。
中风肢体痉挛期,多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阴虚以致四肢肌肉失濡痉挛,同时邪阻脑脉、神受所扰、病性为虚实夹杂。四海之输包括了髓海之百会、风府,血海之大杼、上巨虚、下巨虚,气海之哑门、大椎、人迎,水谷之海的气冲、足三里。其中,百会、风府、哑门、大椎同属督脉穴位,位于髓海局部,针用泻法,能够醒脑开窍,化浊醒神,鼓舞阳气;人迎、气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为其合穴、为胃的下合穴,针用补法,上巨虚、下巨虚分别为大肠和小肠的下合穴,针用泻法,加上补人迎和泻气冲,能够补益气血、疏通经脉、鼓舞血行,使气血输布正常;大杼属足太阳膀胱经,为骨之会穴,补之能疏通经脉、壮骨强筋。四海之输合用,上能醒脑开窍、中能转运气血、下能强筋健骨,针对了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病因病机,能够达到醒脑调神、补益气血、柔筋止痉的治疗目的。
因此,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不能以经络为病位出发去指导临床,而应该基于脏腑经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审视,纳入四海理论,在临床取穴组方上,考虑以四海之输作为主要刺激穴位,同时配合循经取穴。
通过两组共60例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观察,发现:①初步肯定了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确切疗效。其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②与常规针刺比较,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能够显著改善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症状。③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能够明显改善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上、下肢痉挛状态,且其下肢的改善情况比常规针刺好。④与常规针刺比较,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能够显著提高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表明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辨证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3):64-65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79-380
[4] 何广新.现代中风针灸康复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