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0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1991174
流程再造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胡明 覃学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553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实施流程再造前后院前急救阶段性急救护理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流程,观察记录流程再造前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流程再造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有效抢救时间缩短。结论: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后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有效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流程再造 应用效果

    The flow restoration administers first aid in nursing in front of the courtyard application

    Hu MingQin Xueyan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es before my courtyard ER implementation flow restoration in front of the rear court the first aid gradualness first aid nursing pattern,enhances the rescue success ratio,reduces the effective rescue time,enhances the patient degree of satisfaction.Methods:Administers first aid the nursing flow to the courtyard in front of to carry on the restoration,uses the entire journey nursing service flow,observes around the record flow restoration patients rescue success ratio,the effective rescue time and the patient degree of satisfaction.Results:The flow restoration future trouble rescue success ratio enhances,rescues the time reduction effectively.Conclusion: In front of the courtyard administers first aid the flow restoration to carry on the entire journey nursing service to the patient,effectively proposes the rescue success ratio which in front of the high court administers first aid,reduces the effective rescue time,enhances the patient degree of satisfaction,reduces the medical risk.

    Keywords:In front of the courtyard administers first aid the nursing Flow restor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006-02

    院前急救指患者从发病现场到送达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以及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准确地观察病情、及时有序地进行院前急救,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急诊科以科学管理方法为基础,进行了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再造调查研究,改变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采用的功能制护理流程,通过流程再造的理论和方法,专业急诊医学知识以及全程护理模式为基础,有效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实施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院前急救阶段性救护措施抢救患者17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急诊科实施流程再造后院前急救阶段性救护措施抢救患者172例作为观察组,男107例、女65例,年龄40~91岁,平均66.2岁。将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急诊科流程再造前抢救患者170例作为对照组,男103例、女67例,年龄38~89岁,平均64.9岁。两组病人都为随机性分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对院前全过程,按照调查表中的内容要求一一逐项填写和记录院前急救流程以及其所用时间和单位时间内抢救成功例数及死亡例数以及病人满意度的调查,记录投诉件数和纠纷次数。

    1.2.1 评估原有功能制院前急救流程在原有的功能制急救流程中,急诊科接到事故现场电话后由于缺乏考核管理存在出诊不及时、急救反应慢,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只负责各自的工作内容,被动地遵医嘱处置患者得不到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产生不信任感,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联系和协作,间接增加了救治转诊时间,未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2.2 构建新的院前急救全程护理服务流程。

    院前急救流程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及科内主治医生、主管护师针对急救的特点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院前急救护理新流程,对院前急救的全过程的跟踪观察和分析,制定了更加合理和更加完善的急救护理流程:呼救—呼救受理—呼救信息加工—调度分诊室—救护车出动前往现场—现场—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回归医院—病人接交—急诊科抢救室或手术室或病房—病人—信息反馈。记录院前急救流程以及其所用时间和单位时间内抢救成功例数及死亡例数以及病人满意度的调查,记录投诉件数和纠纷次数。

    1.2.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及院前死亡率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见表2。

    流程再造前后护患纠纷与投诉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3.1 环节衔接。院前急救是将急救作为系统研究,运用运筹学的动态规划的观点,将系统归结成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从中获得系统最好运行方案[1]。抢救中的每个操作步骤和内容都是不应该缺少和省略的,每个不合理的排序都会浪费时间,而这正是影响抢救的关健因素[2]。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的衔接存在缺陷和衔接不紧密均会给抢救生命带来不利影响,至造成无可挽回的不良后果。院前急救新流程的有效运作,强化了医护协助性,人员的急救观念、时间观念,避免了护士机械等待执行医嘱的弊端,使急救工作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表1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救时间、急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