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热联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并进行对比观察。方法: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磁振热治疗组(A组);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B组);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A+B)。结果:A+B组与A 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磁振热和单纯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
关键词:磁振热 立体动态干扰电 肩周炎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96-02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我科采用磁振热联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肩周炎患者是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经我院康复科医生确诊并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1]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肩部x线片或CT检查排除外伤、脱位、肿瘤、结核等因素,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压痛、各方位活动部份或全部受限。男30例,女34例,年龄44-78岁,平均60.5±17.5岁;病程15天-6个月,平均3.5±3.0个月。随机分为3组,即磁振热治疗组(A)19例、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B)23例、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22例。3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磁振热治疗组(A组):采用日本产的TM-3200型磁振热治疗仪对患者的患侧肩部进行治疗,导子放置于患侧肩部并紧贴皮肤,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量:频率50-60Hz、热强度2-3档、治疗时间20min/次,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B):采用日本产SD-21V型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进行治疗。输出电流≤50mA,基础频率5000Hz,差频50-100Hz,吸引压-30~-300mHg,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根据所需吸引力和治疗部位以及患者耐受程度选择。治疗时以患者肩周压痛最明显处为两组电极连线的交叉点,治疗量为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治疗时间20min/次,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A+B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两个疗程。
3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做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逐渐加大关节活动范围,如患者爬墙、前后钟摆式摆动运动、拉轮练习等肩关节医疗体操。
1.3 疗效标准。
痊愈:肩关节局部疼痛、压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加或近正常;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行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以0.05、0.01为标准。
2 结果
3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A+B组、B组、A组有效率分别为95.45%、69.56%、47.36%。A+B组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B组疗效优于B组和A组。
3 讨论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由于风寒侵袭、慢性损伤、扭挫伤等因素,或是肩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2]。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迁延,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及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磁振热治疗软组织炎症疗效可靠。磁疗作用于生物体后将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促进淡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3]。同时磁疗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立体动态干扰电具有中频电和低频电两种电流的特点,最大的电场强度发生于体内电流交叉处,作用较深,范围较大。不同的差频的干扰电流的治疗作用有所不同。90-100Hz差频电流可抑制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阈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50-100Hz差频电流可使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持续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的吸收。总之立体动态干扰电具有镇痛,且即时止痛效果更好;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回流,有利于炎症消散[4]。
由于二者物理因子不同,作用于人体后不易产生疲劳,使机体的应答反应处于最佳状态,所以磁振热联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磁振热和单纯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