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2219102
孢子丝菌病误诊一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4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因左上肢皮肤肿物20余天来诊。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查体:左手背桡侧、左前臂及左上臂多个结节样物,呈链状排列,肿物直径约1厘米,呈淡红色,位于皮下,活动度可,无明显触压痛,以多发性疖肿收入院治疗,给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静滴1周,无明显效果,左手背桡侧结节出现溃破,流出灰白色液体少许,周围皮肤充血,继续应用上述药物及局部激光理疗,患处不愈合。3日后取分泌物涂片镜检诊为孢子丝菌病。口服碘化钾及伊曲康唑并应用碘化钾外敷患处,3日后左手背创面及其他皮肤结节均缩小,1周后溃疡面干燥结痂,其他皮肤结节明显缩小,病情稳定后病人出院回家治疗,一月后复查,溃疡面基本愈合,其他皮肤结节基本消失。

    2 讨论

    孢子丝菌病是由双相型真菌申克孢子丝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主要累及四肢和颜面等暴露部位,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损害,偶尔累及粘膜、肺、脑膜、骨骼、关节和其他内脏器官。一般有外伤史。本病人属淋巴管型,有无外伤史不详,患糖尿病多年。抽取脓液直接镜检和培养查到或分离到病原菌可确诊。典型的申克孢子丝菌孢子为卵形或雪茄形,偶可见到形状体。培养在25~30摄氏度下3~5日内可见到丝状型菌落。在37摄氏度转化为酵母型菌落。具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相和酵母相互转变特点的真菌称为双相性或二形性真菌,是深部真菌的特点之一。碘化钾对本病有疗效,为首选药,成人常用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药量,4~8周后皮损消退,还需继续服3~4周,以防复发。常见副作用有胃肠不适、药疹等。对局部溃疡有糜烂渗出者可用碘化钾或聚维酮碘溶液局部外敷,亦可在内服碘化钾同时应用局部温热疗法,本病不宜切开引流或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