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肠炎的院外家庭护理指导措施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炎院外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方法:回顾小儿肠炎77例,经治疗好转后,转院外家庭护理,经院外家庭护理,均痊愈。
结论:院外家庭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续。对于小儿肠炎,家庭护理是极为必要的,既可以消除患儿对医院的陌生感,使患儿早日康复。又能够丰富患者家属在育儿方面防治疾病、卫生保健的知识,对患儿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儿肠炎 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61-02
小儿肠炎主要是由肠道内感染(如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他梅毒等)或肠道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和喂养不当)所致。发病急骤,常在食后2~24h发病,临床常见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泥状便、或蛋花样便。可伴发热、脱水等症状。为小儿夏季和秋季最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肠炎77例,经治疗好转后,转院外家庭护理,均痊愈。现把我院小儿肠炎院外家庭护理指导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肠炎77例,其中男43例,女34例。≤1岁35例,1~2岁13例,3~5岁29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排蛋花汤样或黄绿色便,大便次数每天>10次的40例,每天<10次的37例,经治疗好转后,转院外家庭护理,均痊愈。
2 家庭护理措施
2.1 环境护理。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衣被不可过厚。注意居室卫生以及通风、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等,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进行居室进行消毒。
2.2 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带患儿到公共场所。家长在接触患儿前后或换尿布前后均应洗手消毒。对母亲的乳头或奶瓶奶头进行彻底消毒灭菌。
2.3 补液。小儿肠炎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按脱水性质分高渗、等渗、低渗性脱水。对于轻度脱水患儿常采用口服补液,中度以上脱水给与静脉补液。
2.3.1 口服补液。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内给患儿服完所需液体。每10~15min喂入20~30ml。喂入累积的损失液量不少于4h,也不超过6h。时速过快可造成血钠升高,过慢则脱水不易纠正。对不能口服补液的患儿可采用鼻饲法或鼻饲点滴法,同时按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口服补液后如呕吐严重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改为静脉输液。
2.3.2 静脉补液。遵医嘱根据病情随时补充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若患儿烦躁、哭闹不安,可按医嘱给适当镇静剂。静脉补液时,要注意滴速,按医嘱在规定时间内静脉滴注定量液体及药物。滴注过慢,脱水不易纠正,过快则易致肺水肿,增加心脏负担而引起心力衰竭。若补液后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考虑检查血钾和补钾。
2.4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2.4.1 记录出水量。要详细记录患儿大小便次数、性质和量。记录呕吐次数、颜色、性质。对呕吐的患儿要把头偏向一侧,吐后用温开水清洁口腔。
2.4.2 记录入水量。详细记录每次补液的时间、量、液体、内容物、口服饮料等。每12h统计出入量1次,如果入量<80~90ml/(kg?d),或腹泻、呕吐严重者及时与医生联系。
2.5 饮食护理。给与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停喂不消化和含油脂多的食物。少食多餐,对腹泻轻的患儿减少饮食,母乳喂养者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对腹泻严重或严重呕吐应禁食,一般禁食18~12h不等。加强口腔护理。
2.6 局部护理。
2.6.1 降温措施。当体温在38.5℃左右或以上时,物理降温比较安全有效。如患儿高热不退,应及时送检大便,避免菌痢的发生,同时送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2.6.2 臀部护理。每次便后需冲洗臀部并涂油。如有尿布疹需及时涂羊毛脂膏。
2.7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精神、面色、体温、呼吸节律、腹部及大便性状,及时发现低钾、低钙和高钠血症及脱水酸中毒,及时报送医院请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讨论
小儿肠炎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主要是胃肠道混乱综合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儿食用不洁东西引起,故在家庭看护之中,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及保存以及用具的卫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