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252906
以“络病”理论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薛勇 蒋茂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运用中医“治未病”和“络病”理论,抓住糖尿病络脉瘀阻这一根结,在治糖的同时积极治络,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积极运用有效的活血通络药物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早中期进行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微血管保护、防治糖尿病早中期的微血管并发症的作用,研究证实,活血通络药物有独立于降糖药物以外的络脉保护作用,糖尿病病程中微血管的保护贵在早,甚或在发病之前。

    关键词:络病 糖尿病 治未病 治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86-02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而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并发症,不仅预后严重,而且还造成社会、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正因如此,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正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而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潜力。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损害,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通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科学实验研究证实,运用中医“治未病”和“络病”理论,抓住糖尿病络脉瘀阻这一根结,在治糖的同时积极治络,取得了较好效果。

    1 “糖络病”病名的提出

    我们建议将消渴病改称为“糖络病”,其定义为由血糖增高等因素所引起的络脉损伤。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是希望广大中医工作者在糖尿病的防治上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从发现糖尿病那一天起就关注络脉的问题,积极进行络病的干预和治疗。我们研究发现,络脉的病理改变经历3个阶段:络滞→络瘀→络闭→络损。络滞为血液流动不畅,重在活血;络瘀为血液瘀滞,重在化瘀;络闭、经损为血瘀有形之邪固定,络脉闭阻,络脉损伤,重在通络。我们在糖尿病络病的治疗中,无论在络病的哪个病理阶段,都合用活血通络药物——络通粉(为《伤寒论》抵当汤基础上化裁而来,包括水蛭、大黄、桃仁等,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其用意为截断病势,重药轻用,但是剂量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从糖尿病的临床实际出发,以“糖络病”取代“消渴病”,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 舌络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判断糖尿病络脉损伤的程度我们特别注重舌络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舌底脉络形色的改变,对提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病情的虚实有重要意义。舌下脉络的观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脉络之形,其二为脉络之色。脉络若充盈,或迂曲,甚则成片,常见于实证,为痰或瘀血内阻。若脉络塌陷,细短,则为虚证,多为气血阴阳不足。舌下脉络颜色变化可反映病之寒热与轻重。舌下络脉色红,提示病情轻或为寒证,若脉色发紫,提示病情较重或热重,若出现瘀点或瘀斑,则病情甚。舌色、舌下络脉瘀滞与患者年龄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络脉的闭塞,在舌则表现为瘀点或瘀斑,眼底检查作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检查的一部分,可直观的显现眼络的生理病理变化,舌下络脉诊法在判断病期中应与眼底互参[1,2]。

    3 运用活血通络药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我们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运用活血通络药物经历了一个由晚到早、由早到更早的探索。最初我们在糖尿病早中期患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发现,这类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络脉损伤,表现为舌底络脉的改变及部分患者眼底病变或发生糖尿病肾病,就在治糖的同时合用治络药——络通粉,通过临床200余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余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不但观察组的血糖、血脂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临床症状改善,还使舌底络脉、眼底的病变有所改善,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减少[3~5],说明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好转或得到延缓,但是并不可逆,这个结果使得我们想到在糖尿病发病之前运用活血通络药物干预病络的必要性。

    我们又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治糖合用治络药,通过观察32例糖耐量低减患者治疗前后β细胞一相分泌功能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降糖合用活血通络药物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一相分泌功能,胰岛β细胞一相分泌功能的恢复同微循环得到改善密不可分。运用治糖合用活血通络药物痰瘀并治、调畅气机,排出体内毒瘀,使体内的内环境得以改善,使细胞功能得已恢复,延缓了患者病程。

    在上述两项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结果后,我们课题组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了干预。我们知道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根源,通过对20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研究,发现1/3的超重和肥胖人群存在血脂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活血通络药物治疗2个月后,血脂异常得到明显改善,血管彩超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基本恢复。该项研究提示,糖尿病发病前的肥胖阶段就要进行活血通络药物的干预治疗,这对预防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病伊始就伴随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

    糖尿病的络脉损伤是诸多并发症的根源,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过程,基于对糖尿病是一种糖毒性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络病的认识,我们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坚持糖络并治,既要治糖,更要治络,即在发现糖尿病甚或糖尿病前期就积极治络,未病先防,在疾病的全过程中通过治络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上述临床与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糖尿病的过程中全程治络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早期介入,积极治疗,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毕桂芝,仝小林.络病研究及治疗进展.首都医药,2005,12(16):45~47

    [2] 周水平,仝小林,徐远.络病的基本概念与病理特点探析.中医药学刊,2002,20(6):724~727

    [3] 赵昱,仝小林,刘素宾.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6):712~7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