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木香破气散配合频谱照射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35例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木香破气散配合频谱照射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临床疗效。
方法:对35例诊断为胸部软组织挫伤的患者,采用每天煎服加味木香破气散1剂,配合频照射患部1次,7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
结果:35例患者,治愈2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7.14%。
结论:加味木香破气散配合频谱照射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患者疗效肯定。
关键词:胸部软组织挫伤 中医疗法 加味木香破气散 频谱照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94-02
胸部软组织挫伤,虽无骨折征,但患者胸部疼痛症状较重,病程长,易反复,常因咳嗽、深呼吸、转侧等活动使疼痛加重。单纯采用服药或理疗方法,效果不理想,笔者采用加味木香破气散配合频谱照射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9年9月-2011年8月,在本中心门诊就诊的胸部软组织挫伤患者,共35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为40.2岁,病程2天-6月,平均16.5天。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胸部软组织挫伤诊断标准:有胸胁部外伤史,伤后胸部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无挤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X线排除骨折、气胸、血胸、胸腔脏器损伤及骨肿瘤等。
2 治疗方法
采用加味木香破气散配合频谱照射治疗,①加味木香破气散处方:木香(后下)、乌药、片姜黄、枳壳、延胡索各10g,甘草、柴胡各6g,香附、白芍、丹参各15g。辨证加减:咳嗽,咯痰多者,加瓜蒌皮、法半夏各10g,疼痛剧烈、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数,加田七、乳香、没药各12g,口干苦,纳呆便秘者,加大黄10g,胸部隐痛日久、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30g、杜仲15g。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7天为1疗程。②同时采用频谱仪距离患处10-20cm,照射20-30分钟治疗,以局部酸胀为度,每天1次,连用7天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呼吸畅顺。好转:症状减轻。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治愈26例(74.29%),好转8例(22.85%),未愈1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
4 病案举例
患者孔某,女,68岁,2010年7月11日初诊,诉:7天前不慎滑倒,胸部撞向椅角,致右胸胁部疼痛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自用跌打药膏外贴、红花油外搽,曾到外院拟“胸部软组织挫伤”内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有高血病史12年,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一日一次,平时血压控制尚可,现右胸部刺痛,位置在右乳房外下方,尤深呼吸、举手活动时为甚,夜间胸部疼痛更甚,口干,烦躁,睡眠差,多梦,舌质暗红、脉弦,二便正常,胃纳可,无头晕、头痛、心悸、心慌等不适。查体:右腋前线第五肋下压痛(+),无明显血肿及瘀斑,胸廓挤压征(-),血压:124/80mmHg,心率78次/分,胸部正位片示:心肺未见异常,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双肋隔角锐利。诊断:胸部软组织挫伤。辨证:气滞血瘀。病机为:气机阻滞、瘀停胸胁。予加味木香破气散加田七12g、夜交藤20g,水煎服,每天1剂,配合频谱照射右胸胁患部,治疗4天后,胸痛基本消失,再3剂,前不适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5 讨论
胸部软组织挫伤,属中医学“筋伤”的范畴。病因多由外来暴力撞碰、屏气努伤、闪扭岔气而得,主要病机是:气机阻滞,瘀停胸胁,治宜:行气宽胸,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气伤痛,形伤肿”,《内经知要》释为:“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气血与损伤的关系极为密切,《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中所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同时“肝主筋”,全身筋肉的运动与肝有密切关系,元代张洁古《活法机要》曰:“夫从高坠下,恶心血留内,不分十二经络,医人俱作风中肝经,留于胁下,发中风疗之。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所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如跌仆闪挫迸伤的疼痛多发生在胁肋少腹处,正是因为肝在胁下,肝经起于大趾,循少腹,布两胁的缘故[2]。本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常数月不愈或留下后遗症。木香破气散原方出自《袖珍》卷二,别名“不老汤”,药物只有:木香、乌药、片姜黄、香附、甘草五味,主治:气滞中焦,腹胁刺痛,原方药性偏热,活血止痛力弱,治气滞中焦为主。笔者采用加味木香破气散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方中木香、乌药,辛温,行气止痛、顺气为主;香附,辛平,归肝经,筋属肝所主,功效:理气调中,解郁止痛,为气中之血药;片姜黄、延胡索为血药,活血、行气、止痛力强,其中,延胡索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上诸药性皆偏温燥,加苦寒之丹参,活血凉血,祛瘀止痛;白芍配甘草,酸收柔肝,缓急止痛;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相配,宽胸理气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宽胸,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除内服汤药外,配合频谱照射疼痛部位,通过皮肤穿透性的热磁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患部血液循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