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43例效果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与西医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43例,以同期西医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血清中TC、TG和CR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以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同时做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1]。
1.2.2 治疗方法。西医组按西医常规治疗,给予促血管扩张、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以及促脑细胞代谢等药物。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我院组方(由黄芪、川芎、水蛭、地龙、赤芍等组成)。
1.2.3 血液相关指标检测。采用普朗PUZS-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TC、TG、HDL-C和CRP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公司提供。
1.2.4 疗效评定。按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用尼莫地平法评定患者的疗效。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由表1可知,血清中TC、TG和CRP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中西医结合组TC、TG和CRP减少更明显;两组患者分别经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HDL-C含量升高,其中西医组与治疗前比较增加较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CRP变化情况(X±S)
分组
指标
TC(mmol/L)TG(mmol/L)HDL-C(mmol/L)CRP(mg/L)
西医组治疗前7.26±0.373.53±0.861.41±0.2143.88±3.27
治疗后6.15±0.92*2.58±0.55*1.85±0.19*17.20±3.16*
中西医治疗前7.31±0.683.59±0.951.48±0.1744.03±2.19
结合组治疗后5.21±0.43**#2.06±0.79**#1.64±0.2611.07±1.8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由表2可知,经X2检验得,X2=5.901,P=0.015<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总有效率间存在差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分组n
治疗效果
基本痊愈显效好转无效
西医组384(10.53%)15(39.47%)10(26.32%)9(23.68%)
中西医结合组4310(23.26%)22(51.16%)7(16.28%)4(9.30%)
3 讨论
ABI发生机制与高血压、血脂过高、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有关。目前,ABI治疗主要有针对脑血管、血液成分改变、脑神经元以及大脑胶质细胞的治疗[2]。
脂质代谢障碍和内膜损伤是ABI最主要的原因。研究发现,TC和TG可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加速粥样硬化的发生;ABI发生率与HDL-C浓度呈反比例关系,HDL-C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不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