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3期
编号:12297908
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的常见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3期
     摘要:目的:对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过程中出现长R-R间期的常见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55例患有窦性节律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A组,在抽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心房纤颤的患者病例55例,将其定义为B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情况、R-R间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最快和平均心率水平都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R-R间期均值在2.5s以上者明显大于B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长R-R间期出现的具体时间的长短和频率,与患者的病因和基本心率情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临床对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进行用药和起搏器使用的一项常规指导方法。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检测 长R-R间期 原因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95-01

    在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的过程中,临床研究发现,由于患者的病因和基础心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患者的长R-R间期的具体发生情况有存在着比较明显差异[1]。为了对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过程中出现长R-R间期的常见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临床找到一种指导使用心率失常药物的更好方法,使临床对动态心电图技术的了解更加透彻,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确诊和治疗,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窦性节律伴心律失常和心房纤颤的患者病例各55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情况、R-R间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四年时间里,抽取患有窦性节律伴心律失常和心房纤颤的患者病例各5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88岁,平均年龄52.7岁;患者中有74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病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晕厥、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不齐、糖尿病、原发性心脏病;抽样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抽样中的两组共110例临床患者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情况、R-R间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最快和平均心率水平都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R-R间期均值在2.5s以上者明显大于B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长R-R间期情况比较(次/min)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对适合患者循环状态的心室率进行有效维持,即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在60-80次/min之间,运动状态下心率在90-150次/min之间[2],动态心电图是对患者的心室率控制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定的一项常用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B组患者的最快心率和平均心室率明显大于A组患者,A组患者的R-R间期均值在2.5s以上者明显大于B组,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与患者的基础的关系比较密切[3]。患有房颤现象的患者的心率呈现出昼快夜慢的变化规律,长R-R间期在2.5s以上者,夜间明显要多于日间,这与患者在夜间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趋势明显有着密切的关系,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会导致患者的房室交界区出现不应期延长现象,快速紊乱状态下的心房电活动会导致交界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干扰和隐匿性传导,导致R-R间期延长现象出现,某些对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有一定影响的药物,可导致患者的迷走神经相对或绝对的优势,进而使心脏房室隐匿性需要,在夜间与日间的传导方面存在更大的差异性,因此患有房颤伴长R-R间期的患者与夜间的睡眠情况相关,并非是一种交界区发生的病理性阻滞,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不明显的情况下,临床上可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病理学意义并不大。

    据相关文献报道称由于心源性晕厥导致患者死亡的发生率可达到30%左右,非心源性晕厥的患者的死亡率为5%左右。采用动图心电图检测技术对由恶性心律失常症状而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定性价值,这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着很高的指导作用,如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防止患者出现猝死现象以及在降低心源性晕厥患者的死亡率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脑卒中现象是引发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机制,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患者的大脑的高级植物神经中枢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明显降低,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而导致出现心律失常现象有关,又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机体处于最大的应激状态下,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激素分泌能力失调,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患者的心血管活动明显加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电活动发生异常及心功能发生相应改变。

    总而言之,在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长R-R间期出现的具体时间的长短和频率,与患者的病因和基本心率情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临床对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进行用药和起搏器使用的一项常规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7-398

    [2]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328-329

    [3] 陈永波,王晓波,张建平.心房纤颤伴长R-R间距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15(16):406-407, 百拇医药(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