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39554
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王寅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90-01

    2008年9月-2010年3月,作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取效较好,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8.6)岁;60例中门诊患者48例,住院患者12例。以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颁布《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2—4周采血2次,如2次血清TC≥5.98mmol/l(230mg/dl),或TG≥2.2mmol/l~≤5.5mmol/l(≥200mg/dl~≤500mg/dl)或HDL-C男性≤1.04mmol/l(40mg/dl),女性≤1.17mmol/l(45mg/dl)作为参考条件。作为参考条件。除外糖尿病、肾症、肝胆和内分泌疾症者。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组成(g)。陈皮30,半夏15,山楂30,山七粉15,红花15,蒲黄10,泽泻15,大黄粉10。

    1.2.2 使用方法。本试验在门诊和住院条件下进行,治疗前停服其他降血脂药7天,从第8天开始给予自拟降脂汤。上述中药均为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温水冲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冲服。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经自拟降脂汤治疗后15天与治疗前比较TC明显降低(t=2.41、P<0.05),TG显著下降(t=6.16,P<0.01),HDL-C明显升高(t=2.23,P<0.05),治疗30天与治疗15天比较,血脂水平相似,TC、TG、HDL-C的t值分别为0.48、0.24、0.29,P值>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所有60例病例未出现明显有良反应,且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分析,肝肾功能、出糖、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的易患因素[1],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基本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本虚属肝、脾、肾气虚,标实为痰浊血瘀。本方中陈皮、半夏、山楂、泽泻健脾除湿,三七粉、红花、蒲黄活血化瘀,大黄粉凉血活血。本方功效为活血化瘀,健脾除湿,痰瘀同治[2]。观察结果表明,疗程达到15天,即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C和TG,并对HDL-C有明显升高作用。高脂血症是冠主病“危险因子”,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TC或TG水平过高或HDL-水平过低。医学实验证明:蒲黄能病减少胆固醇和脂肪酸在体内的合成,促进脂质的转化和清除,从而使血脂降低[3]。泽泻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4]。山楂能使血清胆醇、甘油三脂降低[5]。红花能使血清胆固醇、肝胆固醇下降[6]。大黄能使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降低[7]陈皮中含有的橘油具有极强的溶解胆固醇结石的能力[8]半夏可以阻止或延缓食饵性高血脂症的形成,并对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9]。综上所述,自拟降脂汤无论从中医理论角度,还是从实验证明,临床应用后的效果观察,都反应出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药效稳定、服用方便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松鹰.影响脂质代谢中医因素的多元分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2(8):5~7

    [2] 周瑕青.评估活血化瘀,健脾化湿,痰瘀同治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的影响.中医杂志,2006,37(3):174

    [3] 张彩英.中药蒲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衡阳医学院学报,2010,19(3):75

    [4] 蒋玉凤.泽泻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系列研究(八).北京中医学院学报,2010,14{增刊}:146

    [5] 孙晓飞.山楂核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作用.山西中医,2008,4(4):49

    [6] 张秋海.桃仁的研究进展.实用中医结合杂志,2009,(3):163

    [7] 袁弋.硝黄粉外敷治疗会阴侧切伤口硬结130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2009,15(1):29

    [8] 周群.橘油溶解胆石的初步观察.贵州医药,2010,(2):2

    [9] 洪行球.半夏降血脂作用研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8:19(2):2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1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