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39350
腺苷钴胺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刘兆丰 蒋震 王利洪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记录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28天患者的VAS评分。记录疱疹完全干燥、结痂、脱落,皮损外观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两组间进行比较分析。

    1.4 疗效评定。依据VAS加权计算方法[2]对疗效进行评估。VAS加权值=(A-B/A)×100% (A为治疗前VAS评分,B为治疗后VAS评分)。临床治愈:VAS加权值≥75%;显效:VAS加权值为50%~75%;有效:VAS加权值为25%~49%;无效:VAS加权值<2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VAS下降更明显,在第7、14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第28天,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疱疹脱落、皮损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缩短,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缩短,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如表2。

    2.3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

    3 讨论

    带状疱疹(HZ)发病时以及愈合后的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HZ是由VZV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疾病[3]。急性期疼痛没得到很好的控制,很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治疗首选抗病毒,阿昔洛韦能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通过竞争干扰病毒DNA多聚酶和直接参与到病毒DNA链中,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复制合成,单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病毒疗效。其次是镇痛药,洛芬待因是复方制剂,具有中等强度的止痛作用。再配合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和B12以期达到缓解神经痛的目的。本研究中该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66.7%,有一部分镇痛效果很差,存在着发生后遗神经痛的较高可能性。

    腺苷钴胺是甲基丙二酞辅酶A变位酶的辅基,较维生素B12有更高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4]。腺苷钴胺通过高浓度转入神经细胞器,加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轴突再生,加速突触传递的恢复;还能够促进神经细胞轴浆转动,进而促进神经纤维髓鞘形成。所以该药能有效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从而缓解神经痛[5]。同时腺苷钴胺是体内钴胺素的一种重要的活性辅酶形式,对组织细胞的亲和力大,可直接被人体利用。它能抑制神经髓鞘异常脂肪合成,阻断神经纤维脱髓鞘的发生和发展,并促进髓鞘主要成份蛋白质和类脂的形成,保证损伤神经髓鞘的修复,能快速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本研究中腺苷钴胺配方成1%利多卡因镇痛液,局部注射时可选择神经阻滞、疱疹皮下或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等。操作时在疱疹初起,行疱疹基底部皮下注射,阻止进一步皮肤损害,联合偏振光照射促进疱疹干燥、结痂并脱落。之后在皮损区深部注射,结合神经阻滞法或穴位注射,可达到比较理想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缩短(10.59±5.03),总有效率87.5%。至于皮损愈合速度以及该操作方法进一步规范化,还有待更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

    红外偏振光穿透能力强,具有消炎、镇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和明显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2]。偏振光照射与腺苷钴胺配方局部注射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加速皮疹愈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消失所需时间更短(P<0.05)。操作时根据病发部位,可选择星状神经节、神经根或神经干、皮疹区以及穴位照射。笔者认为,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有如下优势:①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各项指标均量化可视调节,管理规范;②非侵袭性操作,没有明显的禁忌症和副作用,患者易接受;③治疗过程患者可选择舒适的体位,尤其是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内科疾患者,显得更为方便。

    综上所述,腺苷钴胺局部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在镇痛和皮疹愈合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疗效。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适用人群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2

    [2] 姚军,郭小俊,余丽娟,等.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