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39380
环跳手法强刺激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徐鹏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环跳手法强刺激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66例分为治疗组36例,用环跳手法强刺激治疗。对照组30例用针刺环跳、殷门穴、承扶、委中、承筋穴、肾俞、大肠俞,针后加电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直腿抬高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80%,直腿抬高试验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环跳手法强刺激对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很强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环跳 手法强刺激 坐骨神经痛 直腿抬高试验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27-02

    病症介绍: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若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会出现患侧下肢肌肉萎缩,或出现跛行。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有可以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现在以根性的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进行环跳手法强刺激。因为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

    2011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环跳手法强刺激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疗组36例中,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2岁;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1年。对照组30例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2年。两组患者均经腰骶椎CT或MRI检查,排除了腰骶椎肿瘤的疾病。治疗组中根性痛36例。对照组中根性痛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的诊断标准:①疼痛位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内并沿其通路放散;②在坐骨神经通路上的腰椎旁点、骶髂点、胭点、腓点、外踝点有压痛;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④下肢活动障碍,行动不便。

    1.3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③腰椎肿瘤、结核、滑脱者;④不适合手法治疗者;⑤患者知情后表示不同意者。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修改拟定:

    ①痊愈:患者坐骨神经痛分布区域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以超过七十度。

    ②显效:患者坐骨神经痛分布区域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到六十度。

    ③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超过五十度。

    ④无效:患者自觉症状跟治疗前一样没有改善。直腿抬高试验仍低于三十度。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环跳手法强刺激操作:①患者的体位:左侧坐骨神经痛则身体向右侧卧位,同时使左下肢屈膝屈髋,暴露左侧环跳穴;右侧坐骨神经痛则身体向左侧卧位,同时使右下肢屈膝屈髋,暴露右侧环跳穴。②施术者体位:左侧坐骨神经痛则站在患者右侧;右侧坐骨神经痛则站在患者左侧。③施术:术者右手握实拳,腕关节自然放松,右手拳头自上而下敲击在环跳穴上,连续8到10次,后加拔罐治疗。

    2.2 对照组。采用针刺环跳穴、殷门穴、承扶、委中、承筋穴、肾俞、大肠俞。针后加电针。时间30分钟。疗程:针灸每日一次,10日一个疗程。2组疗程20日两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日。

    疗效检查时间: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期间禁忌:适当活动,应避免强体力劳动。

    3 治疗结果

    3.1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结果。见表1、表2。

    4 体会

    首先坐骨神经主干位于环跳穴深处,当坐骨神经出现问题时,就会有放射痛的产生,而环跳穴的位置刚好在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所以在环跳穴位上用手法强刺激可以直接刺激到坐骨神经的主干,并产生类似神经节阻滞的效果;并能够产生向大腿、小腿、足部的放射,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而且此手法强刺激可以使臀大肌和梨状肌得到放松,从而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卡压症状,以达到治疗坐骨神经痛。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9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