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33114
比较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闻金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N组41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DHS组41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

    结果:PF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DHS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PFN组患者预后愈合率为100%,DHS组愈合率为78.0%,PFN组明显高于DHS组(P<0.05),Hariss评分功能等级PFN组显著优于DHS组(P<0.05)。

    讨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术中创伤较小,术式简单,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01-02

    股骨近端骨折是较为多发的骨折类型,在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与社会结构逐渐老龄化的背景下,发生率逐年增加。股骨近端骨折中不稳定的类型多伴有内科疾病或者骨质疏松,由于股骨转子的特殊解剖结构与力学特点,手术风险较高。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48~75岁,平均(62.8±4.9)岁;根据骨折损伤程度依照Garden分型法分为Ⅰ型患者25例,Ⅱ型患者23例,Ⅲ型患者18例,Ⅳ型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N组41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DHS组41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SPSS软件分析,在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脱水与抗感染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合并症进行针对治疗。麻醉方法为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在术前进行牵引闭合复位,纠正患者患处的旋转与缩短情况,恢复颈干角解剖位。

    DHS组患者进行股外侧手术入路,以X射线进行辅助定位,在小转子平面由导向器向着颈干角135°进行导向针打入,以股骨颈方向进行股骨头中央钻孔,以导针进行悬空并进行攻丝,将套筒钢板与DGS髋螺纹钉安装,同时将松质骨钉进行股骨头旋转预防固定,在股骨干外侧安置金属板,以股骨干的直径长度为依据打入3枚以上的皮质骨螺钉。

    PFN组患者取股外侧手术入路,将患肢屈髋内收,切口向上后延长,以X射线进行辅助定位,将导针插入股骨轴线的正侧位,以导针以引导插入扩髓器进行扩髓,插入导向器主针,经由锁孔向股骨颈方向将导针转入,在X射线引导下将导针置于股骨颈中下方1/3位置,沿导针将骨质转开,以螺旋刀片进行近端锁钉操作,在股骨远端以螺钉进行固定防止旋转,将主钉尾部螺帽固定。

    患者在术后均行抗感染治疗,术后1天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第3天行屈膝、屈髋的持续被动训练。术后2周进行X射线随访,根据骨折愈合具体情况确定负重训练的时间。

    1.3评价方法。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同时以Hariss评分功能等级进行疗效评价。

    1.4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表示方法为X±S,组间以t方法检验,计数单位以X2方法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见表1。

    3讨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是针对股骨近端骨折,以复位固定为目的而研制的髓内钉系统。髓内固定钉的中心轴与股骨的负重轴距离较短,负重的力臂亦短,患者可以早期负重。PFN采用组织相容性较好的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所特有的可屈性使之能在负重条件下将适当的应力分散到骨上。髓内固定有效降低髋关节与股骨机械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增加转子部固定的稳定性,可以术后早期负重。近端2枚交锁螺钉有效控制股骨颈骨折块的旋转稳定性,不像Gamma钉近端只有1枚钉很难防止旋转。髓内钉远端和交锁孔之间长杆状凹槽口的优良设计大大增加该范围髓内钉的可屈性,有效地降低因髓内钉局部应力集中所导致的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应力分布与股骨干疲劳骨折。远端有动态和静态交锁孔,可以提供Ⅰ期和Ⅱ期动态交锁。PFN为实心非扩髓髓内钉,感染率较低,手术创伤小,对骨髓腔血供影响小,出血少,与本次研究的结论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张春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