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探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方法:观察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就健康教育前后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压水平、血糖、血脂、心体重均明显改善,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23-01
临床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比较多发和常见,为慢性终生性疾病,也为重要的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本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就健康教育前后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6-77岁,平均(53.3±10.4)岁。病程0.5-11年,平均(4.6±0.7)年。均获得成功随访,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血压情况加强观察。
1.2方法。
1.2.1疾病基础知识宣教。就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病发原因、危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预后、注意事项、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向患者讲解,强调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1.2.2生活指导。对患者行健康生活行为教育,依据患者及家属的学习能力、文化水平,采取针对性的适当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就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提供,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需耐心解答,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运动、生活及饮食习惯,让患者了解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对血压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1.2.3饮食指导。就患者饮食中不良的习惯给予纠正,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少量多餐,少吃或不吃腌制食物及煎炸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过饱。多食粗纤维食物及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为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需注意饮食搭配,对热量的摄入加以控制,依据病情的不同,行无盐饮食或每日在5g以下的低盐饮食。患者合并有肾损害者,需对蛋白质的摄入加以限制2。
1.2.4用药指导。向患者强调长期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出院后也需继续坚持,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遵医嘱应用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的降压药物,在血压水平良好控制后,可考虑停药或减压,但需对病情变化行密切观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停药综合征。同时需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22∶00-6∶00用药,造成因血压过低而导致脑血栓形成,同时需重视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培训,以为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1.2.5危险因素干预。患者用药后,如有低血压、头痛、头晕等症状出血,需协助其卧床休息,如卡托普利及哌唑嗪类药物,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同时,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呕吐、头晕、头痛、抽搐时,提示可能发生高血压脑病,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2.6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健康教育目前在临床护理中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需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强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是对疾病认识的必要途径,需对有效的教育方法加以总结,以确保健康教育高质量、高效率的实施。
1.3指标观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总胆醇(TC)、体重、心率等指标变化加以比较。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压水平、血糖、血脂、心体重均明显改善,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目前,公众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渐被临床重视,健康教育护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3。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具本表现为多自我保健和护理意识淡薄,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等。要求护理人员拓宽知识面,开展全面整体的健康教,如提高医护水平,发放健康宣传单,实施心理护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以达到控制血压水平、维护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本次研究中,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压水平、血糖、血脂、心体重均明显改善,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0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