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697868
心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抑郁与焦虑患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将8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脏干预治疗,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患者心理应激能力。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抑郁焦虑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09-01
, 百拇医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道疾病的最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期缺氧后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及其右心系统损害,可并发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由于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咳嗽等症状[1],大部分患者因疾病迁延不俞而发生焦虑与抑郁等心理异常,对病情恢复极为不利。对伴有焦虑与抑郁心理障碍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干预前后SAS量表与SDS量表评分及其改变,旨在明确心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确诊均满足《内科学》(第7版)规定的标准,同时经SDS与SAS评分证实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89例,男49例,女40例,年龄51—76岁,随机将8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2]。
, 百拇医药
    1.3心理干预方法。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性质,对待疾病应以平常心勇敢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主动和患者交谈,多给支持与鼓励,增强其信心,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建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应用放松技术,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并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与家属、同事、朋友以及社会团体沟通,使其发挥支持作用,多探视,提供情感支持,每天可听2h轻音乐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SDS与SAS分值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与SAS分值明显小于治疗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SDS与SAS分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结果表明患者的害怕、焦虑、不幸预感以及发疯感等负面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患者慢性病的早日康复[3]。本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值明显小于对照组,这提示心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情感障碍,还可以改变患者的治疗态度,增强患者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因此,通过对患者开展身心共同的干预,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沟通,能够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外界压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迁延难愈以及反复发作的特点,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出现生活不能自理以及等期治疗花费大量资金导致生活贫困等,再加之疾病本身产生的困扰,使患者情绪日趋低落、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情绪加剧,严重者可能有轻生的念头,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开展心理干预是加快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反复发作的有效措施,此外,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医,护患三者互相配合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4]。总之,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艳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3):126

    [2]胡捍卫.心理与精神护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76, http://www.100md.com(李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