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697676
浅谈“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4-02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是以针灸学和络脉理论为基础,以调节气机、疏通经络、调理阴阳为理论根据,其循经取穴以十五络脉、十二皮部为主,十二正经为辅,背部腧穴为调和疏理的一种针刺方法。“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分为皮部循经排针法、皮部多针环刺法、皮部一穴多刺(一穴多针)法,达到疏导经气、调和营卫、活血化瘀、除湿排毒、补肾壮阳、扶正祛邪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疾病、调理亚健康、养生和抗衰老的作用。

    《内经》是最早提出络脉概念的一部专著,其中《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或指较小的络脉,意为:络脉也称横络;《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说明皮肤系统中充满了浮络及孙络;《灵枢·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首先指出了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它来自于经脉,是经脉“支而横”的部分,意指也说明了经脉的位置较深,而从经脉横行别出位置较浅的分支则为络脉。

    汉代《伤寒杂病论》问世,络脉理论应用于临床,络病证治初见端倪。

    金代窦汉卿《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明代针籍《人镜经》云“十二经生十五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