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持式,徒手,1非特异性颈痛的病因及肌力评定意义,2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3新型超声肌力评定,4总结与展望
李忠林,陈桂凤(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广东深圳 518172)
颈痛是人群疼痛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据国外文献报道:普通人群中颈痛年发病率为14.6%[2],最常见的颈痛类型为非特异性颈痛,是一种常见的肌肉慢性病,被定义为颈椎解剖区域及其肌肉组织的慢性疼痛,这是一类临床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确诊病因的颈痛,总称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而肌力改变与颈痛密切相关[3],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肌力评定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如解剖定位不精准、临床运用局限、性价比低、难以精确量化等,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可定量的肌力评定新方法迫在眉睫[4],本文将围绕非特异性颈痛的病因及肌力评定意义、肌力评定方法进行回顾及讨论,现综述如下。
1 非特异性颈痛的病因及肌力评定意义
颈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5],而非特异性颈痛是指既找不到确切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又无法明确病因的颈肩背痛。关于其发病原因的探讨,相关文献报道较少。2016年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常见的疼痛来源[6],其特征是肌肉筋膜触发点(MTrP)位于可触及的骨骼肌绷紧带上,将疼痛指向远处,可引起远处运动和自主神经效应。此外也有文献报道,颈部疼痛给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中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是疼痛持续存在的原因[7]。Celik S等[8]在2018年的研究发现颈部疼痛与工作环境有关,而且对疼痛影响最大的是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不休息,坐在只支撑腰部和手臂的椅子上工作,将电脑鼠标放在远离键盘的位置,以及工作时头部倾斜45○等。也有观点认为,颈痛与肩胛骨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但最近Yildiz TⅠ等[9]在2019年报道认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与肩胛骨方向改变有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颈痛患者的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肩胛骨向上旋转均显著减少,颈痛患者优势侧的矢状面和额面内旋增加,非优势侧的额面外旋增加,而肩胛骨后倾的两组间无差异。由上可知,对于非特性颈痛的具体病因,专家学者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颈部肌肉力量对维持颈椎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与颈部疼痛密切相关,维持良好的肌肉力量水平可以减少颈痛发作[10]。评定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情况,有助于在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阶段反映肌肉病变情况,可以根据肌力水平提前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判断预后,尽可能地减轻或缓解肌肉受损程度,同时也能减少医疗负担。
2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