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子痫,肝肾,1中医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治疗,3问题与展望
郑德洙,姜钧文(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3)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其中仅高血压患者就高达2.45亿人口,有报道统计称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可于妊娠前后甚至产后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头痛、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等为常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子痫),甚至死亡。最新指南中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是否有蛋白尿、是否对靶器官造成损害及症状轻重程度,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等四类[2]。有研究指出[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仅对孕妇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还会影响胎盘-胎儿的正常发育,现已成为医学性、社会性亟需解决的难题。在祖国医学中并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明确记载,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现代中医常将其纳入“子肿”、“子晕”、“子痫”等疾病范畴。查阅文献发现,中医经多年发展,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和治疗手段,有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但对其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导致难以推广和系统研究,现对病因病机、内治法和外治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1 中医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
1.1 子肿 凡妊娠妇女头面或四肢出现肿胀者皆属于子肿的范畴,《医宗金鉴》中根据子肿患者水肿部位和症状的不同进行细分:头面及全身浮肿者为子肿;膝以下肿者为子气;腹胀伴喘者为子满;两脚肿而肤厚者为皱脚;薄者为脆脚。子肿的主要病因一为妊娠者素体脾虚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影响脾的功能,造成水液运行不畅停聚体内,致子肿;二为妊娠者平素多忧郁或妊娠后思虑过度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影响肝的输泄功能,肝失疏泄故水湿停滞,聚而为肿;三则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者妊娠后胎体渐大,阻碍气机,有碍肾阳施布,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水液停聚于内发为子肿。由上述可知,子肿病机可概括为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津液运行不畅,不能及时排除体外,积聚于内所致;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与脾、肾两脏相关的子肿病性多虚,肝郁气滞所致的子肿则属实证,三脏即可单独发病,也可相互影响、共同致病。
1.2 子晕 子晕以妊娠期头晕目眩为主要症状,轻者仅有眩晕,重者可出现眩晕欲绝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子晕”一词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明、清以前的医家常把“子晕”和“子痫”混为一谈,直到清代《叶氏女科证治》问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