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椎动脉,异质性,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吴翠娟,刘芳,黄惠榕,肖彬新,余梦霞,仇志琴(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后循环血管狭窄、栓塞或大动脉盗血等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依据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分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后循环脑梗死[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在后循环缺血的病理基础上,出现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2]。PCIV多于50岁后发病,是中老年人群眩晕的主要类型[3]。PCIV有很高的复发风险,随着年龄增加,PCIV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风险升高,高龄老年患者PCIV初次发病后5年内复发率超过50%[4]。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是发生PCIV的危险因素。PCIV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旋转感、摇摆感或倾斜感等运动错觉,导致平衡功能受损,增加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风险。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对患者疾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加剧治疗相关的经济负担。目前,西医治疗PCIV主要是通过使用扩张脑血管和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药物缓解临床症状[6],中医治疗PCIV的方法较有特色、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如:中药内服[7]、艾灸疗法[8]、针刺疗法[9]、刮痧疗法[10]、推拿疗法[11]、耳穴疗法[12]等,灸法作为临床治疗PCIV的常用方法,具有适应症广、近期疗效显著的优点,但缺乏灸法对PCIV临床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主要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明确灸法对PCIV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灸法改善PCIV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或《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明确的眩晕病临床诊断的患者。③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或其他疗法,试验组为单纯灸法治疗,或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灸法治疗。④评价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临床疗效、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
1.2 排除标准①无明确公认的诊断标准;②结局评价指标不一致;③重复发表的文献;④仅有摘要无全文的文献;⑤动物实验;⑥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的干预措施非仅为灸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041 字符。